华夏文化中的黄道十二宫(讲座预告明清日躔十二次)

 2024-12-01  阅读 357  评论 0

摘要:中国天文学会成立100周年暨古观象台建立580周年系列活动主办单位:北京天文馆讲座主题:明清日躔十二次(宫)计算的转变直播时间:2022年9月25日 15:00直播嘉宾:王广超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明末,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历算产生深刻影响。传教士通过移花接木之法,将西方黄道十二宫嫁接于中国传

华夏文化中的黄道十二宫(讲座预告明清日躔十二次)(1)

中国天文学会成立100周年

暨古观象台建立580周年系列活动

主办单位:

北京天文馆

讲座主题:

明清日躔十二次(宫)计算的转变

直播时间:

2022年9月25日 15:00

直播嘉宾:

王广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明末,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历算产生深刻影响。传教士通过移花接木之法,将西方黄道十二宫嫁接于中国传统十二次之上,与二十四节气精确对应,试图通过改定气注历将西方计算体系引入官修历书。明清鼎革,西洋历书正统化,岁次时宪历改用定气注历,日躔入次时间与中气时间精确对应,更深层次的转变是采用了西方的天体运行模型和宇宙论。这些转变导致中国士人的强烈反弹。清初中西历争的中心集中在官修历书中日躔十二宫的计算和节气注历的转变上。本报告首先梳理日躔十二宫(次)计算的产生及演变过程,进而讨论明末清初传教士将西方黄道十二宫植入中国传统十二次之中的始末,最后分析清初士人对节气注历转变持反对态度的初衷。

主讲人王广超

科技史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天文学史、物理学史的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华夏文化中的黄道十二宫(讲座预告明清日躔十二次)(2)

直 播 平 台

扫描二维码即可预约直播

华夏文化中的黄道十二宫(讲座预告明清日躔十二次)(3)

视频号

华夏文化中的黄道十二宫(讲座预告明清日躔十二次)(4)

搜狐视频

华夏文化中的黄道十二宫(讲座预告明清日躔十二次)(5)

快手

讲 座 地 点

北京天文馆507教室

温馨提示

1、讲座免费,可凭身份证于当日12:00后在售票处人工窗口领取讲座票,乘B馆展厅东西两侧电梯到达507教室。讲座票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2、讲座以线下和线上直播形式同时进行,请关注北京天文馆官方微博、微信了解最新讲座动态。

(北京天文馆)

公众号名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bjast-wx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ffcCz0EBA0BUVY.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13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971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