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初中必背古诗文138篇)

 2023-08-11  阅读 759  评论 0

摘要:潼关【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作者简介】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与陈三立,谭延闿并称“湖湘三公子”,是清末百日维新的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陈三立,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之一。谭嗣同曾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初中必背古诗文138篇)(1)

【作者简介】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与陈三立,谭延闿并称“湖湘三公子”,是清末百日维新的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陈三立,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之一。谭嗣同曾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变法失败后,最终在北京菜市口刑场就义,同时受刑的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初中必背古诗文138篇)(2)

【语体意译】

久远而高高的云彩簇拥着这座城,

秋风吹散了阵阵马蹄声。

河流原野仍觉得被束缚住了,

就算高山在这座城中也无法解围。

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初中必背古诗文138篇)(3)

【诗文欣赏】这首诗是谭嗣同14岁时,随父亲从老家湖南到任所甘肃兰州的途中,经过陕西潼关时所作。

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点,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关隘。诗人此时立马潼关,英气勃发,远望黄河向东流,他觉得这座被白云簇拥的雄关是那么壮观,秋风呼啸,连马蹄声都被吹散了,前两句写出了环境的壮阔和辽远。后两句,诗人写眼前的黄河似乎嫌弃被此处的地束缚住了,汹涌奔腾,就算是高山入了潼关,也无法解围这种局面,而显得突兀四起。这些描写都是诗人对潼关环境的真实感受。在情感上,诗人则应和了这种环境,展现了他奔放的激情,以及想要冲破束缚的愿望,这与当时沉闷的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诗人能够由景生情,情景交融而不觉生硬,读起来让人觉得冲击力很强。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fd1Cz0ABAsE.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762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51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