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歙砚雕刻十大名师(岭南第一状元之后)

 2023-08-26  阅读 934  评论 0

摘要:唐公元851年,莫宣卿,成为历史上自科举取士以来最年轻状元,也是广东广西两省第一个状元,年仅17岁。千年以后的今天状元莫宣卿的后裔,在高要区金渡镇水口村口成为了400多名制砚者,用别样的方式传承着中华文化。◆ ◆ ◆ ◆ ◆ 莫宣卿后裔明初定居肇庆南宋末年,莫永昌的八世孙莫甲元为躲避战祸,迁徙到南海

唐公元851年,莫宣卿,成为历史上自科举取士以来最年轻状元,也是广东广西两省第一个状元,年仅17岁。千年以后的今天状元莫宣卿的后裔,在高要区金渡镇水口村口成为了400多名制砚者,用别样的方式传承着中华文化。

◆ ◆ ◆ ◆ ◆

莫宣卿后裔明初定居肇庆

南宋末年,莫永昌的八世孙莫甲元为躲避战祸,迁徙到南海平州定居。

让莫宣卿这位文章超群的岭南首位状元没想到的是,他的后代在明代成了武将。

徽州歙砚雕刻十大名师(岭南第一状元之后)(1)

明洪武四年(1371年),莫甲元之后莫子震随都司徐旺讨贼来到肇庆。

莫子震在平息叛乱以后留任肇庆,其后人在明末清初迁徙至高要区金渡镇水口等地。

采石雕石维持生计

莫子震的后代迁徙到水口村以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前往村旁的烂柯山开采端砚石,其中有的人还雕刻端砚。

清末至民国,由于战乱不断,端砚市场经营惨淡,导致水口村等地的许多采石、刻石工失业,不得不以种田、打鱼等维持生计,也导致水口村祖传的制砚技艺在解放初期失传。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国家为了开发地方特产出口创汇,当时的肇庆地区行署指令肇庆端溪名砚厂扩大端砚生产。

莫伍等10位制砚师傅在本村广为授徒,几年时间就桃李芬芳。改革开放初期,水口村的集体端砚厂关门大吉,促使这家端砚厂的几十位制砚师下海大展身手,也催生了水口村的400多名制砚者。

徽州歙砚雕刻十大名师(岭南第一状元之后)(2)

目前,水口砚艺学会共有35位会员拥有肇庆市工艺美术师、肇庆市端砚技术能手称号,有170人次在广东省、肇庆市的端砚比赛中获奖,40多方端砚作品被市级以上博物馆收藏。

广东莫宣卿的后裔人数众多

广东莫氏绝大部分是莫宣卿的后裔,只有少量来自广西丶福建丶海南等地,故广东莫氏绝大多数奉承莫宣卿为始祖。自宣卿氏族至今也有1170年,后裔发展到差不多五十代,人口超过三十万。

后代分布粤西南各县丶市近700个居住点。莫姓居住人口较多的县市主要有:东莞3万多人,连山2.5万人,封开近2万人,怀集1.5万人,恩平1.5万人,廉江1.5万人,阳春1万多人,深圳4.6万人。

徽州歙砚雕刻十大名师(岭南第一状元之后)(3)

图:深圳沙尾社区每年都每年正月十六都设百棹

状元之气传承海外

据统计,目前,侨居国外的莫宣卿后裔约在七万三千人以上,甚至在战火连绵的以色列!

在莫宣卿诞辰1166周年时,来自台港澳和日本、新加坡、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等地区和国家的莫氏宗亲会200多名代表,与省内各地和广西、湖南、海南、江西等省区的莫宣卿后裔1万多人陆续聚合于封开县河儿口镇锣鼓岗的莫宣卿墓前进行祭拜。

徽州歙砚雕刻十大名师(岭南第一状元之后)(4)

据考证,作为岭南的第一个状元,他在广东的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莫宣卿之后,当地曾出过七个进士。一九七七年中国内地恢复高考至今,仅有一百一十多户人家的河儿口镇西村(乡民均为莫宣卿后裔),已出了五十多名大学生,其中不乏清华学子和留学国外的学生。

部分资料来源于:肇庆都市报

徽州歙砚雕刻十大名师(岭南第一状元之后)(5)

徽州歙砚雕刻十大名师(岭南第一状元之后)(6)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f8cCz0MBQgH.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761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983秒, 内存占用1.3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