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什么叫做安全感(一个人的安全感源自哪里)

 2025-09-04  阅读 246  评论 0

摘要:如果你有观察过婴儿,不难发现,有些宝宝在妈妈离开后就会哭,而当妈妈再次抱起宝宝并耐心安抚后,哭闹就逐渐停下了,宝宝甚至还会开始微笑。这就是人类生命最早所体验到的安全感。这种最早期的体验,和“依恋关系”密不可分。一个人的安全感源自哪里?我想从人类早期发展中的“依恋”这一角度来谈一谈。什么是依恋“依恋”

如果你有观察过婴儿,不难发现,有些宝宝在妈妈离开后就会哭,而当妈妈再次抱起宝宝并耐心安抚后,哭闹就逐渐停下了,宝宝甚至还会开始微笑。这就是人类生命最早所体验到的安全感。

这种最早期的体验,和“依恋关系”密不可分。

一个人的安全感源自哪里?我想从人类早期发展中的“依恋”这一角度来谈一谈。

告诉你什么叫做安全感(一个人的安全感源自哪里)(1)

什么是依恋

“依恋”是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持续而长久的情感联结,发展心理学中的依恋,指的是婴儿寻求并想要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躯体联系的一种倾向,是婴儿与主要养育者之间的联结关系。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 (Bowlby, 1969) 认为,人们在儿童早期,甚至从婴儿期开始就通过靠近母亲来确保安全,他们依附母亲得以存活。

如果婴儿能够依附于母亲而免受饥饿、疼痛、寒冷,形成愉悦的幸福感,就会与母亲形成安全依附,也称安全型依恋。在育儿过程中,母亲的敏感性(对孩子需求信号的敏锐觉察)和反应性(是否恰当、及时、一致地满足孩子所发出的需求信息)已被研究证明与孩子的安全型依恋具有相当程度的相关 (Wolff & Van Ijzendoorn, 1997)。相较而言,不安全型依恋的婴儿与母亲的身体接触较少,母亲对他们的抚养行为比较敷衍,甚至会有消极、拒绝的情绪表达和行为反应。

依恋是婴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也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

告诉你什么叫做安全感(一个人的安全感源自哪里)(2)

建构安全感的“内部工作模型”

鲍尔比认为,个体早期与主要抚养者的生活体验会促使其产生一套心理表征,成为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指的是婴儿对接近与获得依恋对象的一系列期望和信念,这种心理表征将会成为未来所有亲密关系的范型,并贯穿儿童期、青春期以及成人期。

我对于内部工作模型的理解是:

最初的安全需求是怎样被满足的——关于这个过程的一切,都会被储存在我们的内部工作模型中,形成一个类似蓝图或框架的心理表征。在早期情感联结建立的过程中,这种心理表征包含婴儿能感受到的,在面对困难时依恋对象会为TA提供支持的可能性、与依恋对象之间的互动反应等等,这些情绪体验和记忆会转化为个体和外界联结的内在原则、行为方式,在成年后与其他人的关系中也会遵循最初的母婴互动中形成的模式。它会重要地影响着我们日后与他人建立关系中体验到的安全感,尤其是亲密关系。

我们在体验中持续建构和不断修正着起初不安全的内部工作模型,最早的修正发生在家庭里,与母亲的依恋给婴儿提供了与他人互动的模式,在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建立心理依恋,或者在成长过程中与其他特定的人、宠物、甚至与一件物品建立的情感联结的过程中,建构和修正都在发生,而内部工作模型为安全感的获得提供了基础。

也有研究表明,决定着依恋的成人内部工作模型质量(积极、消极)并不是依恋行为本身,而是父母对早期积极或消极的依恋行为的解释 (George, Kaplan & Main, 1985)。成人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型是重建的记忆,而不是早期依恋经验的简单复制,它包含着成人对依恋经验的解释和理解,而这又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父母的人格特点、生活经历、生活满意度等。所以也有一种观点是:如果能够用新的信息整合消极的依恋体验,用理解和宽容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父母,也有可能形成安全的内部工作模型。

告诉你什么叫做安全感(一个人的安全感源自哪里)(3)

重新修复依恋的机会

虽然安全感来自于婴儿早期和抚养人(主要是)母亲的依恋关系,但是很多在早期没有形成安全依恋的读者也是有机会通过心理咨询进行修复(安全感)的,我们在咨询中通常通过如下的方式进行修复。

1、描述过去的依恋创伤,获得被无条件的接纳和理解,来访可以重新面对当下的关系。

2、而通常情况下,因为创伤通常来自于婴儿的语言发育之前,这种伤害是很难被记忆和描述的。这时,我们往往可以通过现在的关系来“活现”这种创伤,比如通过和亲密爱人的关系、和孩子的关系、或者在咨询室里面和咨询师的关系。

3、活现的创伤修通。咨询师帮助来访在意识层面辨别出那些潜意识的愿望和冲动是什么,治疗师协助病人辨识、理解以及掌控他们,这就是修通的过程。

4、修通也通过在“活现”出的新的关系中,来访被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方式对待,这种新的体验可以覆盖来访曾经的创伤,以达到疗愈的效果。

5、还有一种情况比较常见,就是女性在生育期间,被触发了早期的创伤而寻求心理治疗,这一时期的女性基于对孩子原始的爱意,往往有比较强烈的动力来改变,但他们又没有办法面对他们对孩子产生的负面感觉。这是一个修复依恋关系的绝佳时期。所以每当有一个孕产妇来到工作室,我总是极力的劝说他们留下来,因为她们的改变,将对整个家族的几代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实再生活当中,我们也是有修复依恋的机会的,例如电影中常常有这种场景,一个内心冷漠的人被某一个突然闯进生活的人改变了,开始产生了依恋和爱意。一段好的亲密关系是足以疗愈一个人的依恋创伤的。

只是这种机会并不常有,而且很多人往往会因为曾经依恋的创伤而错过这种亲密。而长期的心理咨询虽然价格不菲,但相比于现实中的亲密关系,可能是一个相对成本最低,最安全的方式了。

参考文献: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George, C., Kaplan, N., & Main, M. (1985). Attachment interview for adult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Wolff, M. S. & van Ijzendoorn, M. H. (1997), Sensitivity and Attachment: A Meta-Analysis on Parental Antecedents of Infant Attachment. Child Development, 68(4): 571-591.

桑标(2009). 儿童发展心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鱼心理咨询工作室:陈婷玮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ef1Cz0HCwwHUVI.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9552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170秒, 内存占用1.3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