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因发现了第一个保存完整的北京猿人的头盖骨而闻名于世界。北京猿人学名“北京直立人”,俗称北京人。周口店位于今北京市城区西南50公里的房山区内,那里正好处在山脉与平原的衔接处。它的东南面是一泻千里的华北大平原;西南则是山峦重迭的北京西山一太行山山脉的一部分。周口店一带,包括龙骨山在内,是北京西山的外围,山势比较平缓。周口店以西、龙骨山以东,中间隔着一条小河,名叫坝儿河,是从镇北面的山口流出来的。它的河谷最宽处超过1公里,沿着周口店西侧蜿蜓南流,至10余公里外与琉璃河汇合。今天的坝儿河成了季节性的河流,夏季多雨时常常暴涨,汹涌的激流可把巨石冲得很远;到了冬天,则由于河水补给不足而断流,其结果是在干涸的河床上断断续续地留下一些小小的水潭,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典型北方河。
周口店北京人
北京人住在周口店龙骨山洞,是与这里的地质条件不可分的。周口店附近山上,有距今四亿多年前属于奥陶纪的石灰岩,而龙骨山的石灰岩层很厚。石灰岩最易溶于酸性水,那些褶曲发展、断裂的地方,便被地下水所穿通,形成许多洞穴和裂隙。一旦形成洞穴和裂隙,它们就不断扩大,从而形成相当大的岩洞,成为躲风避雨的良好场所。北京猿人洞是这个地区最大的岩洞,岩洞东西狭长,长度达140米,主体洞的宽度为25米,高40米左右,东向的洞口光线充足,面对宽广的平原,宜于古人类居住。而附近的森林、草原、河湖,能为北京人提供丰富的食物.因此北京人在这里安家落户.世世代代繁衍下去,断断续续在这里生活了数十万年,使洞内堆积物厚达40多米。今天考古学家按地层顺序,逐步揭开了“北京人之家”的奥秘。
周口店龙骨山洞
周口店的发掘工作始于1921年,最初是由瑞典人安特生主持的。1926 年向世界公布出土人类化石的消息,引起科学家的普遍重视。1929 年发掘工作开始由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主持,同年发掘出了第一个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1935 年又发现北京人制造的石器及丰富的用火遗迹,从而确立了北京人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明确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科学价值。经过七十多年的努力,至今已发现了代表40多个个体的北京人人骨化石,十余万件石器和骨器,一百多种动物化石及用火遗迹,使北京人的研究成果成为世界考古学、人类学的典例。北京猿人洞的堆积物,可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下部属更新世中期的初叶,距今70~50万年。这部分的红色细泥沙层中,发现一件石器,说明曾有人类在这里活动过。
北京猿人蜡像
中部属更新世中叶,距今50~ 30万年。这是“北京人之家”最为灿烂的时期,在厚薄不等的灰烬及角砾岩中,有很多动植物化石、石器和人骨化石。三件最完整的中国猿人头骨就发现于中部堆积层中。上部属更新世中期末叶,距今27~23万年。这部分的文化遗存,记录了几十万年来为生存而斗争的北京人,他们的体质形态及脑容量等都得到了提高,接近现代人的特点。北京猿人洞从最初住人(约距今70万年),到最后住人(约距今23万年)期间,大致发生过四五个冰期旋回的气候变化,每个旋回包括温暖的间冰期和相对寒冷的冰期。在古人类研究界,盛传着“北京人救了爪哇人”的故事。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进化论以来,科学家们就对人类的起源进行着艰难的探索。
石器
1890 年,荷兰解剖学家杜步瓦在印尼爪哇岛梭罗河畔发现了爪哇猿人的化石,这本是学术界早已企盼之事,1894年定名为“爪哇人”。然而杜步瓦回到欧洲后,竟成了众矢之的,反对最厉害的是宗教界。迫于宗教界的压力及其他原因,杜步瓦最后被迫承认他发现的是“大长臂猿”,而不是早期人类。直到北京人发现后,爪哇猿人才得到承认。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宗教界的压制外,也还有发现者本身的问题。尽管爪哇猿人化石有头盖骨、牙齿、大腿骨,但这些古人类化石的发掘地层不清楚,它的科学价值就相当有限。而北京人则不同,除了发现北京人化石外,还发现了北京人制造和使用过的石器及用火遗迹,发掘科学,地层清楚,文化内容丰富。北京猿人确定为“人”,从而使“爪哇猿人”也再次被确认为是“人”而不是“猿”。
我是“迅捷”,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文化!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