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藤是豆科植物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 L.的茎、叶,别名土甘草、山甘草,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生津,润肺,利尿等功效,主治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乳痈,疮疖,肝炎等。相思藤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叶为羽状复叶上面光滑,下面亦有稀疏的细刚毛,易脱落。显微鉴别茎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排列紧密,内含棕色物质;栓内层薄壁细胞含有众多草酸钙棱晶。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胞壁呈波状弯曲,气孔主为不定式,副卫细胞2-7个。
相思藤
土甘草
【性味】甘;凉;无毒
【归经】肺;脾;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乳痈,疮疖,肝炎,生津,润肺,清热,利尿,治喉痛,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3--5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生草药手册》:生津,止渴,润肺,清热。凉茶料多用。
【性状】性状鉴别
茎纤细,直径约1mm,青绿色,干燥的藤茎,细瘦,(以叶多、色青绿者为佳。)表面被有稀疏刚毛,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小叶片长方形至长方状倒卵形,长圆形。叶为羽状复叶上面光滑,下面亦有稀疏的细刚毛,易脱落。气微,味甘。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茎、叶。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排列紧密,内含棕色物质;栓内层薄壁细胞含有众多草酸钙棱晶。中柱鞘厚壁细胞环的细胞2-3列,邻近的薄壁细胞中有较多的草酸钙棱晶。韧皮纤维径向排列成束,射线1-4列,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髓部细胞类圆形,表面有点状壁孔,细胞内亦含有草酸钙棱晶。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胞壁呈波状弯曲,气孔主为不定式,副卫细胞2-7个。单细胞非腺毛长144-165(-578)μm,直径13-17μm,平直,先端锐尖,表面平滑。
【化学成份】
相思子叶中含相思子三萜甙(abrusoside)A、B、C、D,5,7,4ˊ-三羟基黄烷甙(5,7,4ˊ-trihydroxyflavane glycoside),7,4ˊ-二羟基黄酮醇二糖甙(7,4ˊ-dihydroxyflavonol diglycoside)花旗松素-3-葡萄糖甙[taxifolin(e)-3-glucoside],甘草甜素(glycyrrhizin),半乳糖(galactose),阿拉伯糖(arabinose),木糖(xylose),相思子内酯(abruslactone)A,相思子原酸甲酯(methyl abrusgenate),相思子原酸(abrusgenic acid)。
【出处】
出自《广西药植图志》:相思藤,嚼之有甘味,故俗称土甘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茎叶。
采收及加工
5-10月茎叶生长旺盛时,割取带叶幼藤(除净荚果),切成小段,鲜用或晒干。
储藏养护
1、《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叶:利尿,治支气管炎。”
2、《广西中草药》:“清热利尿。治咽喉肿痛,肝炎,支气管炎。”
3、南药《中草药学》:“主治感冒发热。”[1]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