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馆是死的比较委婉的说法,“捐”指放弃,“馆”指官邸,字面上来说,就是放弃了自己的官邸,一般是指官员的去世。后遂以“捐馆”为死亡的婉辞。亦省作“捐舍 ”。
捐馆
juān guǎn
ㄐㄨㄢ ㄍㄨㄢˇ
卷十九《赵策二》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说赵王曰:『天下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莫不高贤大王之行义,皆愿奉教陈忠于前之日久矣。虽然,奉阳君妒,大王不得任事,是以外宾客游谈之士,无敢尽忠于前者。今奉阳君捐馆舍,大王乃今然后得与士民相亲,臣故敢献其愚,效愚忠。』」宋·鲍彪注:「妇人死曰捐馆舍,盖亦通称。」
苏秦从燕国到赵国,开始用联合六国抗衡秦国的策略,他游说赵肃侯说:"普天之下,各诸侯国的卿相大臣,以至于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一个不尊崇大王施行仁义的行为的,都愿接受您的教诲,向大王进献忠心,这已经有很久了。然而,奉阳君妒嫉贤能,使得大王不能专理国事,以致宾客疏远,游说之士都不敢前来敬献忠言。现在奉阳君死了,大王才能够和各方面的人士接近,所以我才敢来敬献一点愚忠以报效大王。("今奉阳君捐馆舍。"意为奉阳君死了)。
《红楼梦》中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1]”。
白居易《养竹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
唐白居易《故滁州刺史荥阳郑公墓志铭》:“公自捐馆舍,殆逾三纪,家国多故,未克反葬。”
宋陆游《<吕居仁集>序》:“某自童子时,读公诗文,愿学焉。稍长,未能远游,而公捐馆舍。”
清恽敬《与来卿书》:“清如先生捐馆舍,世间又少一读书力行之人矣。”
唐颜真卿《鲜于公神道碑铭》:“公之捐馆也,万里迎丧。”
宋无名氏《道山清话》:“元祐五年……未几,先公捐舍。八年,纯仁再入相。”
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次年封公(袁可立),捐馆亦如之,寝苫卧块,绝迹公府。”
明张煌言《祭四叔父文》:“知叔父以四月十三日捐馆,方敢为位而哭。”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别》:“及明,以告太公敬一,且使备吊具,曰:‘玉田公捐舍矣!’”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