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勇
字正德,号历下山夫,别署清华园丁、凹斋、无遮居士、半痴,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书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当代写意画研究院院长。
1960年生于济南,曾任山东艺术设计学院国画系主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创作培训中心主任,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主讲导师、教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名师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导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院务委员。
在“悟”中前进
——读刘怀勇的画
文/邵大箴
怀勇君要出画集,让我写一点文字。2000 年,我看过他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举办过的书画展,那时就感觉他的画有一定的水平,还突出地感觉到他的创作有不小的潜力。这是因为首先他的画实实在在,有内容,有意味,不空泛。这说明他有生活体验,有积累,作画是有感而发。其次是他的画起点不低,有文化品味,不拘泥于形式技巧和技法,不小气,更不匠气,无疑这与他的艺术修养有关。在绘事上他是多面手,山水、花鸟均擅长,还对绘画理论感兴趣。他似乎边画边思考,边琢磨问题,在画作中能看到他的这种探索精神。还有一点,他的画有传统功底,笔墨、章法都有‘来路’,都蛮讲究,可又不显‘老’气。看的出来,他把画与书法联系在泥于形式技巧和技法,不小气,更不匠气,无疑这与他的艺术修养有关。在绘事上他是多面手,山水、花鸟均擅长,还对绘画理论感兴趣。他似乎边画边思考,边琢磨问题,在画作中能看到他的这种探索精神。还有一点,他的画有传统功底,笔墨、章法都有‘来路’,都蛮讲究,可又不显‘老’气。看的出来,他把画与书法联系在
《家在太行》 142cm x 396cm 纸本 2020年
试想,不谙书法的人怎能画得出传统真谛的水墨画来?我看,他画中的‘文’气、‘骨’力、‘拙’味和灵动感,莫不与他在书法上所作的努力有关。读过怀勇写的一篇文章,是谈‘悟意’的,他认为要做中国画的创造,必须了解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必须熟悉传统的品评标准和审美方式。他主张不孤立地临习传统大师的形式语言,而要深刻理解他们作品中内在的道理,他强调‘悟’。他从读画、用笔、用墨、营造、达意五个方面谈‘悟’什么和怎么‘悟’。他说的是有道理的。艺术家不懂得‘悟’或没有悟性,是很难有作为的。
《鸿蒙》 200cm x 140cm 纸本 2019年
要进入‘悟’的境界,必须要沉下心来,有虚静的心态、心情,否则是‘悟’不进去的,对传统的学习也只能停得在表皮上。我之所以说刘怀勇的创作有潜力,也就是基于前面说的几点:注意从自然中汲取创作灵感 ,作品有生气;有传统功力又不保守,经常保持着可贵的探索状态;工作勤奋又懂得‘悟’的道理。我以为,只要怀勇君在市场的诱惑前面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在艺途上不浅尝辄止,他的艺术前途应该是光明的。
《老爷顶》 240cm x 200cm 纸本 2018年
转瞬之间已近十年,怀勇君不负众望,笃定的坚持学习,坚持创作,坚持研究,坚持“技”与“道”的双修。将一己的才情、学养、修为融为笔墨,融为画面,逐渐靠近并树立了自己“正大、圆融、深邃、自然”的美学品格。十年间,怀勇君不仅使自己的创作走向了成熟,还在全国范围内培养了一大批学生,逐渐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中国画教学体系。他正值旺年,精力和体力正是出大作品、好作品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时间一定会给这样一位有全面修养并有大家气象的“行者”一个更合适的评价。
(邵大箴,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许溪问道》 40cm x 50cm 纸本 2018年
刘怀勇先生是我多年熟悉的朋友,对他比较了解。他为人忠厚朴实,事业心极强,是一位积极向上的艺术家。同时,他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积极主动的为社会培养人才,传递正能量。我们能够感觉得到他是一位基本功扎实、受教育全面、为人为艺朴实深厚的艺术家。以德立身,以理服人,以高超的技艺形式传道受业解疑答惑,这应该是他最大的一个特点。我们看到他在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丰硕的成果。在人才培养上,为社会上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大将军》 240cm x 200cm 纸本 2018年
另外,我觉得他特别关注现实生活的同时,他的作品和它的教学理念里边,都蕴含着当代的一种思想,蕴含着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把握。同时,他执着于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作品风格鲜明,有很强的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统一的塑造把握,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观赏他的作品、了解他的为人,和看到他所培养的学生。我们能发现他自身的思想性、 艺术性、观赏性都是很强的。我们也能发现他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为人、做事,以德立身和以理服人,这样一种思想的传达和传递,都有着相当的一个高度。所以我也祝贺刘怀勇先生能够在艺术实践、艺术创作过程当中,在他的人才培养的计划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去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价值,在凝聚中国力量的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培养出合格人才,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我今天在科大开会,不能出席开幕式,谨此祝贺。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国家》 240cm x 140cm 纸本 2018年
喜闻9月5日中国国家画院举行《水墨清华一一刘怀勇中国画教学三十五周年师生作品汇报展暨学术研讨会》,在此深表祝贺!刘怀勇先生精研传统,创作丰厚,传道授业,提携后进,功在当代,善行天下。刘先生的弟子中人才辈出,在当代中国画坛影响巨大。今先生携众弟子在国家画院办展交流并作学术研讨,是学术界的一大盛事,可喜可贺。我祝贺展览圆满成功!
(范扬,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兼任南京书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
《接引庵》 40cm x 50cm 纸本 2016年
悉闻刘怀勇中国画教学35周年师生作品汇报展即将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谨表祝贺。
怀勇君是一个很全面的艺术家、教育家,山水、花鸟、书法、史论,都有很好的建树,尤其是他在篆刻上还有精到的理解与实践。这融通的境界,来源于圣人“技近乎道”的古训,“书到高时书亦画,画到高时画亦书”。书画印,文史哲,本来就是一体的,我们把它分的越细,其艺术性与包容性也就越小。当今的学子们,应该好好的借鉴学习,努力使自己的学养致广大而尽精微,厚积而薄发。这样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的长远,走的高远。
《清净图》 244cm x 62cm 纸本 2014年
怀勇君在几十年教与学之间,用心的研究、用心的教学、用心的创作、用心的积累,在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而且桃李满园,影响深远。我看过他的《课稿》,不空泛,有深度,正本清源。
怀勇君在《课稿》里说过,他对书画融通的契机来源于篆刻,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在一方小小的印章之内,尽显其能。点画、结体、章法、意蕴,无不以“体道”的心智去塑造。
在“第四届全国篆刻展”上,我看到刘怀勇的作品,很有才华。
怀勇正值壮年,正是出作品、出人才的好时候。再努力,再上层楼。
谨祝展览圆满成功。
韩天衡2019.8.8于上海
《善养浩气》 244cm x 62cm 纸本 2014年
刘怀勇的画大气,有一种迎面冲来的张力。很多人还不知道,其实“气”也是画面结构的一部分,它给人一种力量的感觉,使画面结实而又通畅。有人说“气”来自笔端,也有说来自手腕,我说它来自画家的心中,来自对笔墨的掌握和熟练的运用。
我觉得怀勇的画有极强的书写性,换句话就是说能驾驭笔墨后,挥洒自如和大胆儿!李可染先生说,“可贵者,胆。”预祝画展圆满成功。
史国良2019.7.20于国家画院
在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水墨清华——刘怀勇中国画教学35周年师生作品汇报展”,充分展现了刘怀勇35年来的教学成果,以及自己的创作风格。我们全面的来梳理、研究、观摩,从美术史的角度、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刘怀勇无愧是当代美术教育家、一代宗师。他独到的美学思想,独到的艺术体系,独到的教学方法,在全国各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书画创作人才,他们在各地的画院、院校里面,又传承了刘怀勇独到艺术理念,而且是一人一品,不拘一格的出人才、出作品。
今天的展览,是国家画院十几年来,作品最好、人气最旺的展览(孙克、李宝林同语)
王仲(中国美协原史论部副主任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