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湖战役(黄埔教导团自建团以来最艰难的一次战役)

 2024-07-30  阅读 515  评论 0

摘要:棉湖战役是1925年3月13日发生在第一次东征路上的一场关键战役,是黄埔教导团自建团以来遭遇的最艰难的一次战斗,黄埔学生军特别是担任正面攻击任务的教导1团全体官兵以极其惨重的代价战胜了林虎军队,取得棉湖大捷。这场战役对于黄埔军校、第一次东征乃至整个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格局都有着重要影响。棉湖战役揭西

棉湖战役是1925年3月13日发生在第一次东征路上的一场关键战役,是黄埔教导团自建团以来遭遇的最艰难的一次战斗,黄埔学生军特别是担任正面攻击任务的教导1团全体官兵以极其惨重的代价战胜了林虎军队,取得棉湖大捷。这场战役对于黄埔军校、第一次东征乃至整个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格局都有着重要影响。

棉湖战役

揭西县棉湖镇

东征军、军阀陈炯明

东征军战胜

东征军:3000人;陈炯明军队:20000人

许祟智、何应钦、陈炯明

1925年2月

战斗经过

1925年2月,广州国民政府由许祟智任总司令,廖仲恺为党代表,组织第一次东征,挺进粤东,扫荡军阀陈炯明。

3月12日,由蒋介石、周恩来率领的右路军进驻棉湖地区;次日,军阀陈炯明的林虎部队已先到棉湖西面和顺一带(现金和镇“大功山”),占据有利地形,且兵力强于东征军十倍以上。其时,东征军以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一团(何应钦)正面攻打“大功山”林虎部;第二团(钱大钧)由梅塘攻打里湖刘志陆部;粤军第七旅由塔头绕攻“和顺”右侧,形成先扫除外围小股敌人,后形成三面包围的态势。

初战时,由于对地形不熟,再加上通讯不灵,行动迟缓,担任迂回侧击的第二团和粤东第七旅,没有及时进入位置;第一团面对十倍于我军的敌人,正面攻击不利;后教导二团赶到支援,粤东第七团也从右侧加入战斗,三面包围态势形成,实施围歼战斗至下午4时许,林虎部、刘志陆部阵亡惨重,向五华方向狼狈逃窜。

此次战役在我国军事史上称“棉湖战役”,是第一次东征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国民党高级将领顾祝同评价说:“有武昌之役而后有中华民国之诞生,有棉湖之役而后有国民革命之发扬。”当时随军的苏联顾问加仑将军评价“棉湖一战的成绩,不独在中国少见,即使在欧洲世界大战中亦难见,是近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一个典型战例。”廖仲恺称赞说:“我们军队,现在现出光彩来了。”

详细信息

揭西县棉湖(原属揭阳县),乃潮汕重镇,它在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最重大事件,要数1920年代的棉湖战役,而这一战役直接指挥者就是后期成为国民党要人的何应钦。

1924年11月,孙中山从广州北上与北京政府谋求国内和平,刚抵天津,便沉疴不起;盘踞于东江一带的反动军阀陈炯明认为有机可乘,搜罗残余叛军及地方土匪势力,阴谋从粤东一带进攻广州。为巩固广东革命政府,大元帅府决定出兵讨伐陈炯明,这就是著名的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

何应钦出任由黄埔学生组成的教导第一团团长,作为东征军右翼先锋参战。

何应钦,贵州省兴义县人,出生于1890年4月,1909年留学日本,初入陆军士官学校的预备学校,结识了比他高一届的蒋介石(此处有误,何应钦初入振武学校,后入日本士官学校,蒋介石仅在振武学校就读过,未入日本士官学校)。

1924年2月,何应钦经日本士官学校同学、时任黄埔军校筹备委员的王柏龄介绍,参与黄埔军校筹建,担任总教官;东征军右翼在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和苏联顾问加伦的指挥下,从广州挥师东进,力克淡水、海陆丰,直指潮汕。

陈炯明右路军林虎部闻东征军抄其潮梅老巢,即纠集2万余精兵,从潮梅侧翼五华、河婆急速东移,企图联合潮汕的洪兆麟部,东西夹击,消灭东征军于揭阳一带。

1925年3月12日,林虎分兵两路,其中一路攻击鲤湖,另路为主力抵达棉湖西侧的和顺(今金和镇一带),东征军教导一团在何应钦率领下,担负迎击和顺之敌;13日上午8时,教导一团在新塘村与敌遭遇,展开激战,教导团兵力1000余人,而敌多其近10倍。

何应钦指挥全团3个营的兵力投入战斗,命令第一营为前锋,向敌正面进攻,第三营向敌左侧背攻击,第二营为预备队殿后;战斗打响,敌军借人多势众,将一营包围;何应钦亲临指挥一营官兵沉着应战,以至用刺刀肉博,但因寡不敌众,伤亡颇多,何应钦急令预备队二营拼死向敌冲锋,并命令以陈诚为连长的炮兵连向敌阵开炮,终将敌暂时击退。

上午11时,敌又纠集兵力围攻教导团,敌军一度进攻到何应钦所在的团指挥部仅200多米处,形势十分危急,何应钦即指挥留守团部的特务连奋勇反击,战斗相持一晌;午后,负责左侧攻敌的第三营被敌包围,何应钦一面即令学兵连增援,集合团部所有工作员,包括警卫、勤务兵、伙夫都投入战斗;一面设起空城计,命令士兵在阵地周围插遍东征军的旗帜,迷惑敌军,又命炮兵将剩余的炮弹猛烈射击。

战斗持续到下午5时,所幸担负抗击鲤湖之敌的教导二团赶来和顺增援,直接攻击林虎的司令部,林虎军受前后夹击,看前方又旗帜遍布,疑有伏兵,不敢恋战,率残部败走。

棉湖战役的胜利,大大激励东征军士气,东征军乘胜挥师梅州地区,3月13日攻战五华,20日力克兴宁,4月11日占领梅州,第一次东征胜利结束。

棉湖战役,教导一团以两干之兵,击溃林虎万军之众,在中国现代军事战争史上树立了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例,棉湖之战及后的第二次东征的胜利,广州国民政府对何应钦大加褒奖,于是年年底,先后任命何应钦为潮汕善后督办、潮梅警备司令、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代校长。

何应钦一直将棉湖战役当成他平生的得意之作,每年3月13日棉湖之战纪念日,他都出面邀集参加此役的黄埔学生聚餐,以示庆贺,此举一直沿习到他的晚年,几十年从不间断;纵观何应钦一生,自从与蒋介石一起背叛国民革命后,以亲日反共出名,但其早年在巩固孙中山创立的国民革命成果、打击反动军阀作出过贡献。

1925年3月,广州国民政府由许崇智任总司令,廖仲凯为党代表,组织第一批东征军挺进粤东,以第一期生为基层指挥员的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是“棉湖战役”的主力军。扫荡陈炯明。由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率领东征军的右路军12日进驻在广东省揭阳(揭西)县与普宁县交界的棉湖地区。

3月13日,陈炯明的林虎部队已先到棉湖西面和顺一带,占据有利地形,且兵力强于东征军十倍以上;其时,东征军以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一团(何应钦)正面攻打“大功山”林虎部;第二团(钱大钧)由梅塘攻打里湖刘志陆部;粤军第七旅由塔头绕攻“和顺”右侧,形成先扫除外围小股敌人,后形成三面包围的态势。

初战时,由于对地形不熟,再加上通讯不灵,行动迟缓,教导团排长林冠亚在广东棉湖战役中中弹牺牲,黄埔军校校军在此役中伤亡达1/2强,如该团第三营党代表3名连长2死1伤,排长9人中7死1伤,385名士兵仅余111人。

最终,黄埔军校校军教导第一团、第二团以3000多兵力击溃陈炯明的20000精锐部队,堪称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

此次战役在我国军事史上称“棉湖战役”,是第一次东征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役。棉湖战役,对于中国国民党及其黄埔军校校军具有重大历史作用和意义。

蒋介石在战斗危急关头曾对何应钦说:“必须想办法挽回局势,我们不能后退一步,假如今天在此地失败了,我们就一切都完了,再无希望返回广州了,革命事业也得遭到严重的挫折。”

棉湖战役指挥官何应钦称:“此次战斗,为时虽不过一日,但战斗之惨烈,实近代各国战争所少见,其关系革命成败亦最巨。”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在棉湖作战时,亲临战场第一线参与策划与指挥。

曾参与棉湖战役的苏军首席顾问加伦将军指出:“这次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很少的,苏联十月革命时,处境非常困难,但作战是非常英勇,也很少有可以和这次棉湖战役相媲美的。”因此,棉湖大捷是具有革命意义的、里程碑式的战役。

补充资料

下午,有一处阵地被敌人突破,阵线几乎崩溃,敌军冲到团部指挥所附近,大喊要活捉蒋介石和苏俄顾问。

在团指挥所的苏俄顾问束手无策,极感忧虑,蒋介石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指挥所里反剪着双手,急速地踱来踱去,嘴里面不停地叨唠着:“娘希匹,林虎这杂种,想置我于死地!想置我于死地!”

陈诚当时也站在蒋介石身旁,炮打不响,他也干着急。蒋介石看着他气不打一处来,说道:“你这个炮兵连连长为什么不试试,把炮架起来打打看?!”随即偕同苏俄顾问跟着陈诚前往炮兵阵地;蒋介石在日本留学三年多,学的就是炮兵专业,他要去炮兵阵地看个究竟。

说来也巧,陈诚将一门山炮稍加调整,装上炮弹,亲自拉火,“轰”的一声响了,炮弹落在向第一团指挥部蠕动的敌人中间,随即有几个敌军士兵被炸死;陈诚喜出望外,立即命令其他五门炮都架起来调试,结果均打响了,炮弹雨点般地落在敌群之中,敌人纷纷弃阵而走,炮兵大显神威。

校军阵地上的官兵看到这戏剧性的一幕,顿时精神一振,纷纷对敌人发起反击,敌军开始动摇,双方苦战至正午,粤军许旅从右翼赶至,加入第三营的阵地,敌军这才开始溃退。

下午,第一团和粤军许旅协同追击敌兵,不意进至和顺村落入敌人包围圈,林军总预备队进行反攻。许旅不支而退,一团第一、第三营又被包围,伤亡惨重,尤其是第三营,死伤散失几尽,在这种情况下,团部官兵一面整理队伍,坚决抵御;一面到处摇旗呐喊,迷惑敌人,使敌人不敢轻易冒进。

当第一团在曾塘村、和顺村浴血奋战的时候,担任左翼的钱大钧率领的第二团一直滞留在棉湖东南方的鲤湖,无法前进,后来得到当地农民的协助,才找到通路;下午二时后,该团到达和顺,在侧面给敌以有力之攻击。林军乃被打败,向五华、兴宁退去,棉湖之战,以东征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伤亡情况

黄埔一期学员在棉湖大捷(1925.3.13)阵亡及部分负伤情况,载《黄埔军校研究》。

棉湖战役伤亡情况

姓名

时任职务

伤亡情况

杨厚卿

教导第一团第三营副营长

激战中牺牲

王家修

教导第一团第二营排长

激战中牺牲

陈述

教导第一团副连长

激战中牺牲

袁荣

教导第一团副排长

激战中牺牲

余海滨

教导第一团三营九连连长

激战中牺牲

陈铁

教导第一团连长

肉搏战负重伤

萧赞育

教导第一团第三营见习官

胸部中弹重伤

宋希濂

教导第二团二营四连排长

作战中负伤

邢国福

教导第一团司务长

作战中负伤

林冠亚

教导第一团第二营排长

激战中牺牲

樊崧华

教导第一团第三连排长

激战中牺牲

胡仕勋

教导第一团第五连排长

激战中牺牲

于洛东

教导第一团排长

激战中牺牲

刘赤忱

教导一团三营九连副连长

激战中牺牲

郑洞国

教导第一团第四连排长

作战中负伤

吴斌

教导第一团三营七连排长

右手臂中弹伤

李奇中

教导第一团连党代表

作战中负伤

(注:上表所列仅是参加棉湖战役的部分第一期生名单)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df8CD0EAQsHUV0.html

标签:棉湖战役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662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901秒, 内存占用1.3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