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长江过三峡(长江三峡逝者如斯夫)

 2024-03-15  阅读 929  评论 0

摘要:有关三峡大坝的建与不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一直争论不休。即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坝正式开工后,争论仍未停止。我不是水利地质专家,无法评论蓄水后的三峡大坝对地质的形态、滑坡的加剧、地震的诱发、鱼类的生存、上下游的生态、泥沙的淤积等等会产生什么巨大的影响?但我更愿意从可见的三峡自然形态上,抒发心中无

有关三峡大坝的建与不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一直争论不

千里长江过三峡(长江三峡逝者如斯夫)(1)

休。即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坝正式开工后,争论仍未停止。我不是水利地质专家,无法评论蓄水后的三峡大坝对地质的形态、滑坡的加剧、地震的诱发、鱼类的生存、上下游的生态、泥沙的淤积等等会产生什么巨大的影响?但我更愿意从可见的三峡自然形态上,抒发心中无奈的感概!

不少人认为,三峡大坝蓄水至175米后,三峡崖壁和群峰的高度变化不大,仍然壮观。其实不然,群峰高度虽无太大变化,内涵却变了。三峡,不仅是指两岸的峭壁陡峰,更重要的是指穿峡而出的湍急江水。三峡

千里长江过三峡(长江三峡逝者如斯夫)(2)

的灵魂,是拍岸的惊涛,是流动的江水;峡谷就是江水下切的作品,两者必是珠联璧合,合则美,分则伤。

自从大坝蓄水后,作为一条奔腾而下的江河的三峡已不复存在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平静的,巨大无比的人工湖。

然而,江河与湖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江河是流动的,湖泊则是静止的;江河是有方向性的,湖泊则无所谓方向;江河是青春的,湖泊则走向衰老。

正是江河的流动性,启迪了人的时间意识。孔子只有站在奔流不息的

千里长江过三峡(长江三峡逝者如斯夫)(3)

江边,才能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正是江河的方向性,让人看到水流一去不复还的态势,催生了人的危机意识和对生命的珍视。

江河是青春型的,它创造、进取、成长,它切割着地表,塑造着千姿百态的地貌;它冲刷着泥沙,创造出长江三角洲和江淮平原。而湖泊却意味着衰老,它任由泥沙沉积,最终被淤为平地。进入西陵峡

千里长江过三峡(长江三峡逝者如斯夫)(4)

西陵峡己不再惊险了

千里长江过三峡(长江三峡逝者如斯夫)(5)

原来的高栈道变矮了

千里长江过三峡(长江三峡逝者如斯夫)(6)

雾锁西陵峡

千里长江过三峡(长江三峡逝者如斯夫)(7)

老婆坐船很兴奋

千里长江过三峡(长江三峡逝者如斯夫)(8)

那艘家伙比我们的大多了

千里长江过三峡(长江三峡逝者如斯夫)(9)

水墨丹青

千里长江过三峡(长江三峡逝者如斯夫)(10)

大自然留下的最后美景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defCz0DBwAEUw.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624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45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