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迎来了第二次合作,身为国民党统帅的蒋介石根本没有把我党当成自己人,伺机寻找机会,不断制造摩擦。
前方的战事、内部斗争,蒋介石一个也没落下。
1943年苏联跟德国爆发战争,无暇顾及我国延安地区,蒋介石觉得没了苏联的庇护,我党就是笼中之鸟。于是蒋介石下令调集了六十万精兵待命。
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一面安排部署,一面派周总理前去面谈。
蒋介石听闻周恩来要来南京,赶快给胡宗南下了密令让他探探周总理的口风。收到密令后的胡宗南为迎接周总理摆下了一道“鸿门宴”。
胡宗南是谁?为什么蒋介石要让他来接见周总理?蒋介石到底打的什么如意算盘?
十三太保之首胡宗南胡宗南出生在清末光绪年间,家境十分贫寒,3岁的时候因为镇上闹饥荒,随着父辈逃到了外省居住,虽然家里生活拮据,但父亲却希望胡宗南能读书识字。
八岁时胡宗南开始在当地私塾启蒙,1912年以全年级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湖州公立吴兴中学。
上了中学后胡宗南的成绩更加出类拔萃,15年中学毕业时,已经被学校内聘为小学教员,这算是胡宗南的第一份工作,父母都为他开心。那时候胡宗南的父亲凭借着多年的手艺开了一家药材铺,赚了点小钱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1921年暑假胡宗南开启了他游山玩水的假期,恰巧在路上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了解后才知道此人是《孝丰日报》的主任。他见胡宗南在历史和政治上的见解十分独特,认定他是可塑之才邀请他加入《孝丰日报》出任编辑,胡宗南最擅长国文和历史,正好找到了发挥才能的地方,便满口答应了。
1922年胡宗南开启了他编辑的生涯,本来日子也就这么平淡无奇了,可家里的生意惨淡没办法再继续,药材铺只能关门大吉,父亲为了能让他收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工作,便自作主张给他定了一门亲事,胡宗南听完死活不同意。
要让他娶个连面都没见过的女人简直是天方夜谭,他的据理力争并没有换来父亲的心软,一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彻底断了胡宗南自由恋爱的念头,胡宗南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
这就是这次出走,胡宗南因为廖仲恺的特殊照顾考进了黄埔军校,更是认识了老乡“蒋介石”,1924年,胡宗南成了黄埔军校的第一批学生,他的时任政治老师是周总理。
在校期间胡宗南十分尊敬周总理,周总理从黄埔军校离开的时候胡宗南亲自去送,当年在黄埔军校,两人有着相同的革命理想,只不过后来天下局势发生变化,两个人站在了不同的队伍里,再见面竟然是在“酒桌上”。
因为这层关系,蒋介石派出了胡宗南接见周总理,虽说两个人的情谊不变,但胡宗南毕竟是蒋介石的人,孰轻孰重还是要分清,毕竟这十几年里,胡宗南为蒋介石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这出鸿门宴就这么“开场了”。
十三太保之首对阵“周铁嘴”胡宗南为了能给周总理来个“下马威”那可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带着三十多名黄埔军校的学生及其他们的家眷,坐满了宴席,周总理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看胡宗南阵仗这么大就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镇定自若的周总理一进宴会厅就端详坐在那一言不发。
胡宗南见状憋不住了,举起杯来大声说到:“大家共同举杯敬酒我们的蒋委员长,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全民抗日才能取得如此大的胜利。”他的话一出口,那三十个学生都起身端杯附和,周总理拿着酒杯缓缓站起来笑笑说:“这话说得没错,国共能合作我们也应该感谢蒋委员长,既然这样我们也敬毛主席一杯。”
本想给周总理个下马威,让他亲口承认蒋介石的抗日“功劳”却不承想反被周总理将了一军,大家随声附和着一饮而尽,“古有蔺相如渑池会盟欺昭襄王,今有周总理鸿门宴会压胡宗南”。
胡宗南看这招不管用,立马来个“温柔喊话”。他派出了女眷一个个过去给周总理敬酒,她们把周总理围成一团,嘴上都说着想见见周总理的夫人,周总理听后笑着说,“真是抱歉,国难当头,颖超忙着照顾流离失所的难民和无家可归的孤儿,抽不开身参加这样的宴会,这次并没有随我来。”
几句话像几巴掌啪啪打在那些穿金戴银的太太们的脸上,她们听着这话只能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不死心的太太团们又出了一招,说道:“早就听过周先生大名,在黄埔军校时总是倡导学生要发挥黄埔精神,那今天咱们为了黄埔精神干了怎么样?”
三十个女人一唱一和,本以为滴水不漏地说出这番话来,要是周总理不干岂不是对不起黄埔精神,各个举杯等着周总理喝酒的太太们露出洋洋得意的表情。
可是周总理是谁?国际冠名“周铁嘴”几个跳梁小丑能难倒他?只见周总理端起酒杯说到:“几位太太人长得漂亮,说话更是在理,这样吧,谁能说出黄埔精神,我就跟谁干杯,绝无虚言。”
此话一出,会场上顿时哑口无言,这些太太你看我看你,刚才的得意劲儿都没了,胡宗南见状赶快打了个圆场:“就是吃吃饭,聊聊天,咱们不谈政治。”
这句话说得他自己都不信,周总理听完坐了下来,放下酒杯,这时候一个黄埔学生见状,举杯站了起来说到:老师,之前您在黄埔军校上政治课时,学生有幸听过,作为学生就应尊师重道,请跟学生喝了这杯酒。
周总理一听乐开了花,这是自己送上门来的,于是开口说道:“方才你说政治课,今天我就是为这事来得,为了进攻延安的事来得。”
胡宗南一听脸色大变,忙挥挥手:“没有的事,谣言,这是误传。”周总理又说到:“既然是谣言,那咱们就为以后共同解救人民、保家卫国干一杯。”
无奈的胡宗南带着那三十几名学生,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一场鸿门宴,就这样在周总理的机智下全面化解,蒋介石知道后无可奈何,只得放弃攻打延安。
结语鸿门宴虽被总理机智化解,但国民党的丑恶嘴脸并没有消灭。
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对我军发动战争,国共爆发内战,内战持续四年,最终以共产党的全面胜利结束。
周恩来同志建国后也凭借着他出色的外交能力担任了我国第一届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他的一生为新中国发展,鞠躬尽瘁,如今的盛世局面,也如他所愿。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