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商务人士的工作节奏是很快的,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例如会议、出差、整理文件、商务接待等等。就拿我们媒体编辑记者来说,每天都需要召开选题会,主编给我们每一位编辑一些选题建议,每一位编辑之间也会开启“头脑风暴”,选择合适的题目之后再策划、再撰稿。在开完选题会之后,有些记者需要外出采访,有些编辑需要抓紧时间处理手头上的工作,之后再外出拍摄或者外出对接客户的一些需求。
对于商务人士来讲,就需要特别好用的设备来帮助提升工作效率。在繁忙的工作当中,会议记录、沟通交流、记录都是必不可少的动作。我之前用电脑来做记录,但电脑速记的效果并不是太好,主要问题是电脑敲打键盘,声音很大,影响会议气氛。另外,笔记本电脑需要开机,不能做到首屏速记,总体而言,并不是很便利。我还使用过电子手写本、一些智能商务办公本做记录,但是感觉在速记的效率、搜索的便利性等方面,还是欠缺。
我最近一直在为会议速记这件事感到烦恼,主要是因为手头上没有合适的速记办公本。最近,会议平板领军品牌MAXHUB领效推出了智能办公本M6、M6 Pro,该产品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为何对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M6、M6 Pro感兴趣呢?主要是因为我们编辑记者在很多企业里和很多商务办公场合,都看到MAXHUB领效品牌产品的身影。MAXHUB领效在触控、显示、协同的技术积累也令我们媒体记者印象深刻。最关键的是,MAXHUB领效是国内会议平板市场连续五年行业第一,是行业头部品牌。
一位媒体编辑,每周经常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拿我我自己来说,一般周一早上上班之后,主编就会召集大家开选题会,选题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当天临时要做的内容;一种是本周需要做的选题。选题会一般都是在早上召开的,每周召开2-4次不等。在开完选题会之后,我们马上就要开始启动选题的策划和撰稿工作了。到了下午,经常要外出专访、外出参加采访报道或者接待来访的客户,就产品的功能特点进行沟通。
因此,身为媒体编辑,我们不仅需要一个能够快速记录会议、专访重点的电脑,一个具有录音功能的录音笔以及一个能够随手写写画画的笔记本,更需要一个强健的肩膀让我能够背着这些“吃饭的家伙”东奔西跑,最最关键的是还是时刻保持它们都有电,一旦哪个设备没电了,就会非常麻烦。然而,随着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M6、M6 Pro到达我手上后,我猛然发现,上述那些东西似乎都被这一个智能办公本替代了。
场景一:召开选题会
今天早上我们主编就召集我们编辑部多位编辑一起开选题会。我以前的做法就是,带着笔记本电脑来记录,但是,前面也讲到了,使用笔记本电脑做记录,体验感其实并不是太好。主编会给大家一些建议,推荐一些热点选择,各位编辑同事之间也会开启“头脑风暴”,大家提出的新点子、新思维都是转瞬即过的,这个时候需要马上记录下来。然而,在这样的场景下,笔记本这种记录方式其实并不好,一方面埋头对着屏幕很容易让别人误以为你在干私活,另一方面,在需要画示意图、脑图、树图的时候,笔记本电脑也并不是很方便。
M6的好处就是开屏记录,不用等待电脑开启的时间,所有想法都可以快速记录下来。在操作上,M6标配有书写笔,这支笔采用业界最主流的wacom电磁书写方案,不需要充电,操作上很简单,可以随时记录发言人的讲话。
会议内容记录第二天或者过几天后,想要快速找到,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需要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了。在这方面,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M6、M6 Pro通过字迹搜索,仅需一个关键字或者关键词就能找到此前记录的笔记,快速找到原来的记录内容。之前我用过的一些电子手写本,在搜索过往的笔记方面不是太便利,体验不是很好,M6的搜索便利性让我确实很受用。
以前记录的内容,也可以形成笔记库,就是将原来的笔记内容整理成一个主题系列,并且可以为这个主题系列选用专属的封面,这样就能很好的将笔记归档,未来查找起来也更加方便。
场景二:办公过程中
在开完选题会之后,我立即投入到了选题的策划和撰稿工作了。一般来说,我写稿子之前都需要列一个提纲,并且思考一下稿子的整体架构,而通常这个时候我都会有“灵光一现”的想法,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我有一个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M6,那么我就可以开屏即写,但如果是使用电脑的话,那么就需要先找到笔记的软件,然后再等上一会,也可能就是这么一会灵感就消散了。
内容记录是最基础的操作。在记录之后,还需要对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看看哪些是有用的内容,哪些是不需要的内容。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M6、M6 Pro支持先记录后整理,整理成我们需要的笔记内容。另外,还可以自定义封面,就跟一本纸质书一般,可以将多篇会议内容整理在一起,成为系列主题笔记,方便日后翻阅查询。这对我们编辑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因为我们的选题都是系列选题,需要汇总在一起。
而真正到了写作的时候,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完全解决了我在写作时需要经常回顾资料和写作思路的问题,过去需要打开很多不同的word文件、ppt作为参考,一天下来电脑开了几十个窗口。现在,只需要把重点记在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上,就摆在桌面需要的时候瞄一眼,就能找到需要的关键信息,这是在电脑上需要许多步操作才能完成的。
为了方便会议期间使用,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M6、M6 Pro支持更广的无线投屏——同时兼容两款主流的无线投屏协议(MAXHUB无线投屏和Miracast),投屏出来的画面是彩色的,还可以通过电脑网页端墨夹快传,把文档发进智能办公本。在墨水屏里的墨夹快传点击文档,即可自动调用墨水屏里的WPS Office APP进行播放,还能播放PPT里面的视频,日常开头脑风暴会或者讨论选题时,不需要带上厚重的电脑,只需要通过墨夹快传提前传输好文件,就能够轻装上阵,还能够实时批注要点,开会更轻松,主持会议也更直观了。
在办公过程中,还可以将微信内容支持发送到M6,就像我们经常用微信传输助手来记录临时的信息一样,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就能够成为这个“记录本”的角色,带到哪儿都能回看。而且M6还为每个用户赠送5GB的永久免费云盘空间,这样一来,就可以把一些重要的笔记或内容上云,避免数据丢失问题的产生。
场景三:移动办公:外出采访、商务接待
作为媒体工作者,跑展会、跑发布会、出专访是经常的事,这就要求录音笔、笔记本电脑、充电宝这些时刻不离身,背包超过10斤是常有的事。
如今,专访或者会议报道的时候,我丢很乐意携带M6。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M6、M6 Pro非常轻薄,M6的机身净重为361g,M6 Pro则为384g,厚度仅为5.7mm,随时携带没有任何压力,可以轻松塞进背包的夹层。现在最新款的MacBook Air重量都达到了1.29kg,最新款iPad Air也达到了461g。对比之下,MAXHUB领效要轻便很多。携带没有任何负担,自然也乐意随身携带。
而到了专访或者与客户沟通产品的时候,是需要实时语音记录的。比如最近一场手机新品发布会后,我带着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去给品牌的CEO做专访,M6这个时候就非常管用了,其内置的专业AI语音转写引擎和双高保真麦克风,支持语音实时转换成文本记录。如此一来,我可以专心访谈,然后把记录的工作彻底交由智能办公本代理,语音转录后的文字还能通过墨夹传输到电脑上直接复制,比起过去录音笔需要等待线上转写、再用有线连接到电脑导出文本的操作,省事了不少。
再比如说,在商务接待过程中,客户过来交流产品推广方案的策划和落地,这个时候就更需要随时做好记录了。过去在提到一个重点时,电脑打开应用程序的功夫可能已经讲到了下一个重点,之前的只能靠记忆回想,或者事后再找客户,这样一来无形增加了沟通的成本,也影响了产品的最终转化效果。现在好了,我用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M6,翻开就能开始记录,几乎不会错过客户的任何一个发言。
场景四:碎片时间
出差、通勤中有很多难得不用看电脑写稿的碎片时间,搭载墨水屏的M6、M6 Pro因为没有自发光源和高频频闪,很适合作为让眼睛“休息一下”的阅读设备,至少比手机好多了。
我们可以在碎片时间使用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M6、M6 Pro来阅读各种书籍,该机兼容第三方内容资源,应用商店提供金山文档、微信读书、哈佛商业评论、财经杂志、京东读书等应用。
出差的时候,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更是阅读“神器”,毕竟一次北京到广州的飞行时间都3个小时了,加上候机和路上的时间,充满电的手机一路下来电量也基本告急,更不用说落地还要各种亮码、打车的需要,如果不是背着充电宝,那么用手机看书就是“奢侈”的事情。
而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M6、M6 Pro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一次充满电之后,可以长久待机使用。即使每天使用4-5小时,也可以续航超过7天时间,待机可以达到28天。一路上用它看书听书,没有任何压力,还不怕手机没电。
长续航的好处还不止这些,平时出差的时候少带一个充电器,轻装上阵,即使有临时的出差,也不怕担心忘记充电而用不了设备。
总结:
个人觉得,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作为“后起之秀”,却一点也不显“青涩”,其在商务办公领域积累的人机交互、用户洞察,都体现在这款新品身上。它找到了什么是商务人士日常办公还在“痛”的地方,并逐一解决。对于像我这样有大量速记、头脑风暴以及看书审稿需求的媒体编辑来说,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几乎贯穿了所有的工作场景,可以说是“旦用难回”。而对于需要频繁出差、会议、接待客户的商务人士来讲,MAXHUB领效智能办公本更值得一试,或许这就是期待已久的“刚需”呢?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