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克最终盟约(连弑二君的里克)

 2024-02-23  阅读 137  评论 0

摘要:春秋时期的晋国从曲沃代晋后,又开始了同脉间的的自相残杀,很快便迎来了骊姬之乱。晋国大夫里克是太子申生的支持者,在晋献公死后大发神威,接连弑杀了二位国君,害死了一位大夫,在当时还是相当少见的。里克应该是晋献公时最重要的军事助手。《春秋左传》明确记载,里克曾两次担任主帅,先率军攻占虢国的国都下阳(吞并虢

春秋时期的晋国从曲沃代晋后,又开始了同脉间的的自相残杀,很快便迎来了骊姬之乱。晋国大夫里克是太子申生的支持者,在晋献公死后大发神威,接连弑杀了二位国君,害死了一位大夫,在当时还是相当少见的。

里克最终盟约(连弑二君的里克)(1)

里克应该是晋献公时最重要的军事助手。《春秋左传》明确记载,里克曾两次担任主帅,先率军攻占虢国的国都下阳(吞并虢国耗费了晋国很大的精力),后在采桑之战大败狄人,如此军功也是里克后来弑君的底气所在。

拥护太子申生,却也不纯

说起太子申生,就不得不说晋献公诡诸。晋献公与自己的庶母乱伦生下了太子申生,而太子申生非常有贤名,获得了晋国上下的一致认可,里克也成了太子申生的拥护者。后来,晋献公打败骊戎,得到了一生的真爱——骊姬,又与骊姬两姐妹分别生下了一个儿子,很快就厌弃了大儿子申生,想着将国君之位传给骊姬的儿子,于是引发了“骊姬之乱”。

里克最终盟约(连弑二君的里克)(2)

晋献公在骊姬之子奚齐出生后将太子申生封在曲沃,又与太子分别率上下两军,一同消灭了耿、霍、魏三国,回来后便给太子筑曲沃城,使得重臣士蒍(wěi)叹息,太子申生当不上晋国国君了。后来,晋献公又任命派太子申生为主帅,率军攻打东山皋落氏,并给太子穿着一半国君、一半太子的衣服,严重违背了当时的礼制,使得将废太子的想法赤裸裸地展现给了晋国上下。里克这时出面劝谏来晋献公,认为太子是国家的根本,应该不要让太子领军打仗,不过遭到晋献公以儿子多为由拒绝。因此当面对太子申生的询问时,里克也只能安慰太子要守孝道,要加强自身修养以使自己免于危难,然后里克请了病假,没有跟随太子出征。

里克谏献公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夫率师,专行谋也;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非太子之事也。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適不可以帅师。君失其官,率师不威,将安用之?”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谁立。”

里克不对而退,见太子。太子曰:“吾其废乎?”里克曰:“太子勉之!教以军旅,”不共是惧,何故废乎?且子惧不孝,毋惧不得立。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

里克最终盟约(连弑二君的里克)(3)

身为国君的近臣,里克知道晋献公的真实想法和决心,无法扭转国君废太子的想法,最终选择站在国君的身边,无奈地坐视了太子申生的自杀、被废,以及重耳(晋文公)、夷吾(晋惠公)的被陷害和出逃,所以里克此时在《史记·晋世家》里根本没有出现。但是,里克应该对骊姬的所作所为更加鄙视,此时的沉默犹如一个将要喷发的火山,在晋献公死后彻底爆发。

连弑两君,最终被逼自杀

太子申生自杀后四年,晋献公也死了,将国君之位传给骊姬的儿子奚奇,临终前托孤大夫荀息作为相国辅政,而荀息也以“使死者复生,生者不惭,为之验”的誓言,向晋献公保证奚齐能坐稳国君之位。但是,相国荀息的声望不足,加上骊姬的所作所为招人厌恶,根本镇不住晋国朝堂的场面。

晋献公在九月病死,里克在当月就与邳郑一起,率领太子申生、重耳、夷吾三兄弟的手下发动政变,十月就杀死国君奚齐。荀息本想自杀,被人劝说后立奚齐的弟弟卓子为国君(骊姬妹妹的儿子),自己继续担任相国。但当年十一月,里克又发动政变,在朝堂上杀死了国君卓子,而荀息这次选择了自杀。至此,里克弑杀了二位国君,害死了一位大夫,也使晋国国君的位子空出来了。

里克最终盟约(连弑二君的里克)(4)

里克弑君一开始就想将公子重耳迎回来,立为国君,但重耳接到里克的邀请信时没有感到兴奋,反而被吓坏了,以自己获罪于父亲晋献公为由予以拒绝,里克无奈之下只好向夷吾发出立为国君的邀请。夷吾在接到邀请后,与手下一合计,以空头支票的形式,拉着秦国作后盾,又答应封里克于汾阳之邑,然后在秦国和齐国的帮助下进入晋国成为晋惠公

四个月后,晋惠公获得周王的正式认可。至此,晋惠公也坐稳了国君的宝座。随后,晋惠公为防止里克等人支持重耳回国,消除对国君宝座的威胁,不仅没有兑现封地的承诺,反而将里克赐死。里克在临死前说出了著名的成语“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里克最终盟约(连弑二君的里克)(5)

谓曰:“微里子寡人不得立。虽然,子亦杀二君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里克对曰:“不有所废,君何以兴?欲诛之,其无辞乎?乃言为此!臣闻命矣。”遂伏剑而死。

结 语

里克能够连弑两位国君,可见在晋国有很强的实力和很高的地位,但弑君作乱通常在任何时候是没有好结局的。春秋时期有弑杀国君的人,但一般也就一个,很少有像里克这么扎眼的人,连弑两个国君,所以重耳、夷吾都被他给杀怕了,前者根本不敢回国,后者地位稳固后立刻将他赐死。

至于走到被逼自杀这一步,也与里克自身有很大的关系。在晋献公一群儿子中,里克只看上了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然而都没有尽心尽力地予以支持。对于太子申生,里克屈服于晋献公的强势,只是告诫太子要加强自身修养,之后坐视太子被诬陷、自杀,《春秋左传·僖公四年》更有“及将立奚齐,(骊姬)既与中大夫(里克)成谋”的记载。对于公子重耳,里克弑杀国君奚齐的最大原因就是要迎立公子重耳为国君,但成功杀掉奚齐后居然没有全力支持重耳,反让荀息又立卓子为国君,这样的做法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重耳后来当然要怀疑里克的用心及担心自己的安全。因此,当所作所为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自身又得不到他人的信任,里克必然就没有好结局了。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cd1Cz0ABgkEU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616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228秒, 内存占用1.3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