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情况(莫让假冒绿色食品)

 2024-11-06  阅读 445  评论 0

摘要:□ 赵志疆近日,上海警方通报了一起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系列案,涉案销售金额20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邓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将非法印制的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贴附于普通农产品外包装上,以提高价格对外销售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例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情况?下面

□ 赵志疆近日,上海警方通报了一起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系列案,涉案销售金额20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邓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将非法印制的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贴附于普通农产品外包装上,以提高价格对外销售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例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情况?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情况(莫让假冒绿色食品)

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情况

□ 赵志疆

近日,上海警方通报了一起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系列案,涉案销售金额20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邓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将非法印制的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贴附于普通农产品外包装上,以提高价格对外销售。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例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案。

“绿色食品”的品质相对于普通产品来说更好,价格自然也高。不过,“绿色食品”标志不能想用就用,想贴就贴。根据《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规定,未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禁止将“绿色食品”标志用于非许可产品及其经营性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转让“绿色食品”标志和标志使用证书。

当普通农产品披上非法印制的“绿色食品”马甲,堂而皇之地高价销售,这本身就是一种赤裸裸的价格欺诈——消费者多花了钱,但并没有得到更高品质的商品。假冒“绿色食品”招摇过市,对于真正的“绿色食品”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冲击。因此,无论是从保障消费者权益,还是从维护市场秩序的角度出发,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都必须受到法律严肃处理。此次上海警方侦破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系列案,正体现了有关部门对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零容忍的态度,也必将对不法分子起到有力震慑效果。

民以食为天,发展“绿色食品”关系民生福祉。在严惩相关违法犯罪的同时,有关方面也要强化监管。只有确保“绿色食品”是安全优质的代名词,才能擦亮“绿色食品”标志的品牌,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为“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 法治日报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ca7Cz0EBQsCVFM.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35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16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