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浮图(金国大将完颜兀术的手下)

 2023-08-05  阅读 116  评论 0

摘要:铁浮图又被称为铁浮屠引,是金国铁骑引的一种,属于金国大将完颜兀术(金兀术)的手下,与拐子马一起随同金兀术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1140年,完颜兀术率领手下十万大军和一万五千名拐子马、五千名铁浮图一起浩浩荡荡直奔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途中,铁浮图与拐子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直气势汹汹杀到长

铁浮图又被称为铁浮屠引,是金国铁骑引的一种,属于金国大将完颜兀术(金兀术)的手下,与拐子马一起随同金兀术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1140年,完颜兀术率领手下十万大军和一万五千名拐子马、五千名铁浮图一起浩浩荡荡直奔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途中,铁浮图与拐子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直气势汹汹杀到长江边上的顺昌。

铁浮图

铁浮屠引

金国铁骑引

词汇含义

铁浮图亦作“ 铁浮屠 ”。

1.指铁铸佛塔。 元 陈孚《全州》诗:“城郭依稀小画图,佛光犹照铁浮屠。” 明 都穆 《游北固山记》:“门内稍右有铁浮图十级,乃 唐 李德裕观察 浙西时所铸。”

2.借指身披重甲的兵士。铁浮图的一种是铁甲骑兵,它也是金国铁骑的一种,与金国的拐子马不一样。拐子是轻骑兵,人马不穿盔甲以射箭为主,采用两翼包抄战术。铁浮图是重装骑兵,人马穿着盔甲,采用列阵中间突破战术。

《宋史·刘锜传》:“ 兀术 被白袍,乘甲马,以牙兵三千督战。兵皆重铠甲,号‘铁浮图’。” 清 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 吴侍郎 《朱副戎庙碑》系骈体文,其后段云:‘……铁浮屠林立於重关,铜面具风生於百战。’”

主要战役

1127年,靖康之变发生,完颜兀术乘机带领五千拐子马和一千铁浮图向中原进军。

1128年,铁浮图和拐子马在完颜兀术的带领下再次攻打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

1129年,金兀术带领铁浮图和拐子马第三次南下,直逼长江天险。

1130年,完颜兀术带领铁浮图围攻黄天荡,企图一举打下长江天险,结果惨遭抗金名将韩世忠挫败。

1131年,完颜兀术再次南下,与宋军周旋于太行山一带,结果中了岳飞与王彦的埋伏,惨遭挫败。

1132年,金兀术再次南下,企图一举打败南宋军民,途中与岳飞大战于南霸桥,遭受重创。

1133年,金兀术联合伪齐大举南下中原,途中遭受岳家军拦截,损伤过半。

1134年,金兀术再次南下,企图攻下川陕,但途中又惨遭南宋大将吴阶兄弟的拦截,全军覆没。

1135年,岳家军首次北伐,欲收复故都汴梁,途中遭遇铁浮图,双方展开你死我活的拼杀,结果铁浮图险些全军覆没。

1136年,岳飞再次北伐,途中再次遭遇铁浮图,双方又展开激烈的战斗,铁浮图损伤过半。

1137年,金兀术再次南下,企图消灭南宋的川陕部队,但又惨遭吴阶拦截,全军覆没。

1138年,金兀术大军南下,大败宋军的山西部队,占领山西地区。

1139年,金兀术再次南下,途中遭遇岳家军,被岳家军围剿。

1140年,金兀术再次南下,势如破竹地杀到长江天险,遭遇宋军的顽强抵抗,铁浮图与拐子马损失过半,半路又遭遇岳家军的拦截,全军覆没。

乾隆质疑

清朝的乾隆皇帝令其臣僚以他的名字编纂《御批通鉴辑览》时,认为《宋史·岳飞传》中“三人为联,贯以韦索,号拐子马,又号铁浮图”之说不通,因而写了一条“御批”,对之进行驳斥,说道:

北人使马,惟以控纵便捷为主。若三马联络,马力既有参差,势必此前彼却;而三人相连,或勇怯不齐,勇者且为怯者所累,此理之易明者。 拐子马之说,《金史·本纪·兵志》及兀术等传皆不载,唯见于《宋史·岳飞传》、《刘锜传》,本不足为确据。况兀术战阵素娴,必知得进则进,得退则退之道,岂肯羁绊已马以受制于人?此或彼时列队齐进,所向披靡,宋人见其势不可当,遂从而妄加之名耳目。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c8dCD0GCgwE.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8509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03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