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图)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人少生病,更长寿,这些已经是常识。但是如果是已经生病的人,而且同时患多种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他们还有意义吗?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人员的答案是:有,而且效果可能还很明显。利用当地一项大型生物样本库的数据,他们分析发现,在同等情况下,健康的生活方式会让患有多种疾病的人的寿命更长。
以45岁为基准,对患有多种疾病的男性而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的寿命预计会比生活方式非常不健康的那些人多出4.5岁,生活方式非常健康的人甚至能多出6.3岁。对类似群体中的女性而言,健康和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分别关联着额外6.4年和7.6年的寿命。该研究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再次证明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这项研究发表在2020年9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Medicine)。共有48万多个中年人样本被纳入分析,年龄的中位数达到58岁。这些数据是在2006年至2010年之间收集的,在此后平均7年的随访时间内,共有1.1万多个死亡案例。通过对这些人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寿命和社会经济地位等特点的分析,研究者探索了患有多种疾病的人中,健康生活方式和预期寿命之间的关系。
这些疾病包括了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癌症、抑郁症、哮喘等36种慢性病,只有同时得两种以上才被定义为患多种疾病。在健康生活方式方面,重点关注了四项内容:体育锻炼、吸烟情况、平衡饮食、饮酒情况。
对生活方式的分析显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降低死亡率风险的作用非常明显,对于患多种疾病的人来说,保持最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人相比那些生活方式最不健康的人,死亡率风险要低60%,对于那些没有患多种疾病的人,死亡率风险更是可以低65%。这与以往的相关研究结论是较为一致的,显示出健康生活方式所可能具有的积极作用。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不吸烟、不喝酒、保持符合标准的锻炼和均衡的饮食,四项内容符合的越多的人就认为其越健康。其中对于锻炼而言,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应该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或者75分钟剧烈运动,或者这两者结合达到总体所需活动量,才能达到健康所需的身体活动量。而均衡饮食方面,最新研究中主要是指是否摄入了足量的水果、蔬菜等。
对四种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行单独分析还显示,与它们相关联的风险差别是很大的。无论这个人是不是患有多种疾病,不吸烟这个习惯,对预期寿命的影响是最大的。量化成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的话,以45岁为基准,吸烟的人会比不吸烟的人预期寿命低5至6年。定期锻炼的话,预期寿命则可以比不锻炼的人长1至2.5年。而最新研究数据中,均衡饮食和饮酒的效果则相对较小。
尽管保持健康生活对预期寿命的影响很大,但并不是说只有保持一整套最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产生积极作用。相反,对比数据显示,只要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少点,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比如,即便是因为不健康生活方式偏多被列为不健康的组的人,同时患多种疾病的男性也能比非常不健康的那些人预期寿命多1.5年,女性中则可以多出3.5年。
这些都强调了个人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以烟草为例,科学家已经发现,吸烟会导致包括肺癌、食道癌、肝癌、胰腺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等大量癌症风险的提升,烟草烟雾中包含至少60种致癌物质,烟草烟雾吸入所到之处,体细胞突变的风险就可能提升。
而锻炼身体,则可以降低心血管等方面疾病的风险,保持良好的体型,改善人的精神健康,对人的整体健康产生积极作用。
更重要的是,最新研究通过对比患有多种疾病的人和其他人在健康生活之下的差别,发现对这两类人而言,健康生活方式的效果是类似的。考虑到患多种疾病的人年龄可能更大,研究者认为,这进一步证明了终身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只要愿意做出改变,哪怕已经患有多种疾病也不算晚。
但正如不少研究中发现的,患多种疾病这类情况通常在比较穷的地方更为普遍。这可能是个悖论,更需要保持健康生活习惯的人可能恰恰更难以做到。这考验着公共卫生政策的覆盖面和力度。
不过,最新研究有几个局限,除了样本以白人为主,经济方面更富裕,代表性方面不够外,生活方式的持续性方面也没有更完整的调查,这些可能影响分析的结果。而且观察性研究不能直接得出因果逻辑,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有多种疾病的人也有积极效果,更多是基于既往相关研究的一种分析。
对于中国人而言,最新研究中发现的吸烟这一习惯在四类生活方式中的突出影响,很有警醒意义。根据近些年的癌症统计,肺癌一直是中国人最常得的癌症,这背后,中国男性近一半的人都吸烟,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加之二手烟、三手烟的影响,无辜受牵连的人群比主动吸烟的人范围更广。
从这点来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能对自己有益,还可能让自己身边的人都受益。
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