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砚黑墨一纸金书(一书一器一墨一纸间)

 2024-09-15  阅读 195  评论 0

摘要:序自秋徂冬,苏城双林巷口的老树,早已枯叶落尽,等待着春天,新绿重现。习惯于每日散步的我,时而会走进巷内,如今的春草闲房已隐没为无名老屋,依旧低矮,仿佛百余年前的模样。驻足静听,风中似乎还能听到从米庵走出、转身又进入愙斋的脚步声,似乎他——吴大澂从未离开,这一场穿越百年的等待……清代时期,苏州是收藏家

自秋徂冬,苏城双林巷口的老树,早已枯叶落尽,等待着春天,新绿重现。习惯于每日散步的我,时而会走进巷内,如今的春草闲房已隐没为无名老屋,依旧低矮,仿佛百余年前的模样。驻足静听,风中似乎还能听到从米庵走出、转身又进入愙斋的脚步声,似乎他——吴大澂从未离开,这一场穿越百年的等待……

清代时期,苏州是收藏家汇聚之地。其中,尤以郡中几大家族最为著名,涌现出一批收藏家,他们对中国青铜器、玉器、书画、碑帖、文房的蒐集与鉴赏,既代表了传统文人的趣味,也代表了苏州这座城市文化的面貌。

2017年12月16日,苏州博物馆(下称苏博)“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特展之二“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将正式与观众见面。此次“梅景传家——苏州吴氏的收藏”亦分前、后两期,将于2018年1月29日换展,持续至2018年3月11日结束

一砚黑墨一纸金书(一书一器一墨一纸间)(1)

良渚文化,玉璧(有木质支架)即苍璧,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青铜器

吴大澂愙(kè)斋之名,源出“愙鼎”,足见青铜器在其收藏中之地位。此鼎在吴大澂去世后,一度流散民间,为端方所得。吴湖帆以重金购归,是为梅景书屋传家之宝器。此次苏博将遗落各处的18件愙斋藏器聚合一处,与《愙斋集古图》中全形拓同时展示,相得益彰。

一砚黑墨一纸金书(一书一器一墨一纸间)(2)

西周中期,愙鼎,南京博物院藏

一砚黑墨一纸金书(一书一器一墨一纸间)(3)

西周晚期,季良父盉,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书画

此次选展吴氏一族曾藏的书画作品32件,一窥自吴大澂祖父开始,吴氏一族的书画收藏的一脉相承。内有宋魏了翁《文向帖》、元朱玉《揭钵图》、清恽寿平等《楝亭图咏》诸卷。吴大澂、吴湖帆祖孙递传之物,如明沈周《有竹邻居图》卷、唐寅《墨牡丹》扇页、清王翚《关山秋霁图》轴、王原祁《仿倪瓒山水图》轴等。自潘氏入梅景书屋者,有宋葛长庚《草书足轩铭》卷。亦有吴湖帆捐赠苏州博物馆之明沈贞《秋林观瀑图》轴、王宠《春山图》轴、清《七十二状元扇》册,及其女儿、女婿的捐赠。

一砚黑墨一纸金书(一书一器一墨一纸间)(4)

明,沈周,有竹邻居图卷,上海博物馆藏

一砚黑墨一纸金书(一书一器一墨一纸间)(5)

宋,葛长庚,草书足轩铭卷,故宫博物院藏

碑拓

吴氏一族亦热衷于碑帖之收藏、玩赏。此番访客可观赏到“梅景四宝”中唯一的一件拓本宋拓《梁萧敷敬妃墓志铭》,同时可以领略金农本《隋常丑奴墓志》等珍贵拓本。访客亦不妨在流连之间,细细地品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堪称最后一代老派金石学人的学识风流。

一砚黑墨一纸金书(一书一器一墨一纸间)(6)

宋拓,梁萧敷敬妃墓志铭册,上海博物馆藏

一砚黑墨一纸金书(一书一器一墨一纸间)(7)

明拓,隋常丑奴墓志铭册,上海博物馆藏

文房

此次展出,参访者可以从10余件文房陈设中,细细品味吴氏祖孙对愙斋、梅景书屋的精雅摆陈。领会其雅、其趣。

一砚黑墨一纸金书(一书一器一墨一纸间)(8)

宋,哥窑盘(碗)苏州博物馆藏

一砚黑墨一纸金书(一书一器一墨一纸间)(9)

清,丁敬铭二十八宿端砚,上海博物馆藏

吴氏一门

吴氏祖孙三代除了喜爱收藏,俱工书擅画。吴大徵更是以篆书闻名于世。而吴湖帆于画学,能突过前人,融会古今,独出机杼,南宗山水之外,常与潘夫人合作折枝花卉。此展便能一睹吴门真迹。

一砚黑墨一纸金书(一书一器一墨一纸间)(10)

清光绪,吴大澂篆书论语册,苏州博物馆藏

一砚黑墨一纸金书(一书一器一墨一纸间)(11)

1939年,吴湖帆、潘静淑临王榖祥群英图卷,苏州博物馆藏

苏州博物馆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观众在了解从愙斋到梅景书屋、吴氏祖孙两代人收藏概貌的基础上,进一步追寻以吴氏为代表的苏州收藏家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通过对藏品的解读,沟通古今。

教育活动

苏州博物馆为配合此次特展,不但邀请策展人和业内多位专家举办六场系列文博论坛讲座,还策划有全形拓制作艺术课程、文人印章篆刻课程、洛阳嵩山研学之旅、梅花主题诗歌吟诵雅集等多项展览专属教育活动,力求实现学术性与普及性并重,知识性与观赏性兼顾的办展思路。

导览

为了让观众能够有更好的参观感受,该展览除了常规导览外,特别为苏州本地市民和50岁以上的老年观众,推出了吴语方言导览免费语音导览,为不同需求的观众提供全方面的展览解读。

文创

为了能让观众在参观展览之后,还可以“将博物馆文化带回家”,苏州博物馆为此次特展设计开发了多款文化创意产品,让观众能够在参观结束之后,将展览相关的元素长留在生活之中。同时,“梅景传家”特展图录与配套延伸读本也将正式上柜销售。

编者:

冬意渐深,梅景悄入苏州吴家;一脉一情,传世无须磅礴豪气。一书一器,一墨一纸间,便有了家国,有了恩情,有了文士气节,有了学人雅度。不妨午后,暖意渐浓,到苏博一访,得以怡情,亦可怡心。

来源:苏州博物馆

编辑:Mark仔 &大萌萌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c23Cz0EBwgGUF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604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293秒, 内存占用1.3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