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径:路径。涯:水边,泛指边际。攀登书山要以勤奋为路径,横渡学海要以刻苦作渡船。指只有勤奋刻苦地读书求学,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
二、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
不要等到临口渴时再来挖井。应在未下雨前就把窗户修缮好。凡事都应事前做好准备。
三、勿因群疑而阻独见,勿任己意而废人言。
不要因为有很多人怀疑,而阻碍了自己独到的正确见解;也不要任凭自己的意思,而不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四、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否、泰:古代占卜六十四卦中的卦名。否是坏的卦,泰是好的卦。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坏到了尽头,好就来了。
五、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物产离开故乡,在异地容易受到青睐,故而价钱更贵;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容易被人看轻,地位就显得卑微。
六、食多伤身,话多伤人。
如同吃得多了会伤害身子一样,话说得多了,难免要伤害别人。指话不宜多说。
七、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黄金屋:富丽堂皇的房屋。千钟粟:非常优厚的官俸。颜如玉:容颜美如玉的女子。旧指男子只要专心读书,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
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唐诗三百首》:清代进士孙洙(别号蘅塘退士)编,所选的诗是唐诗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吟:吟咏,作诗。指熟读《唐诗三百首》一书,自会领悟写诗要领,原来不会作诗的也会作了。也指多读好作品,就能提高写作能力。
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蜀:三国时期的蜀汉,刘备所建。廖化:关羽部将,武艺平平。三国后期,蜀国名将相继去世,只好重用廖化。比喻没有出色人才的地方,只好用能力较差的人来担当重任。
十、物盛则必衰,有隆还有替。
盛极必衰。当事物发展到鼎盛时,必然走向衰败;兴衰总是互相更替的。辩证法的规律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