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堡会议背景简介(走进子长瓦窑堡会议旧址)

 2025-09-21  阅读 532  评论 0

摘要:瓦窑堡会议旧址。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 赵昊)“陕北(的那)游击队(哎),老谢是总指挥……。”一曲悠扬的信天游拉你走进当年陕北革命老区的红色时代。8月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来到子长县瓦窑堡会议旧址和谢子长将军旧居。瓦窑堡会议旧址位于瓦窑堡下河滩二道街,是张闻天

瓦窑堡会议背景简介(走进子长瓦窑堡会议旧址)(1)

瓦窑堡会议背景简介(走进子长瓦窑堡会议旧址)(2)

瓦窑堡会议背景简介(走进子长瓦窑堡会议旧址)(3)

瓦窑堡会议旧址。

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 赵昊)“陕北(的那)游击队(哎),老谢是总指挥……。”一曲悠扬的信天游拉你走进当年陕北革命老区的红色时代。8月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来到子长县瓦窑堡会议旧址和谢子长将军旧居。

瓦窑堡会议旧址位于瓦窑堡下河滩二道街,是张闻天的住院,也是瓦窑堡会议会址。据瓦窑堡革命旧址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魏娟介绍,一排共5孔窑洞,中间窑洞就是瓦窑堡会议会址。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就是著名的“瓦窑堡会议”。

瓦窑堡会议背景简介(走进子长瓦窑堡会议旧址)(4)

瓦窑堡会议旧址。

今年83岁的老党员王志厚从1964年就来到延安子长县,1980年任瓦窑堡旧址纪念馆馆长,在此工作五六年后任子长县纪念馆馆长。他告诉记者,瓦窑堡会议主要讨论了党的策略路线和军事战略问题,批判纠正了党内的“左倾”关门主义,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和《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决议》,确定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是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到民族革命战争的伟大转折。

“瓦窑堡会议一共开了9天,会议主要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本本主义等,总的来说就是确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王志厚说。

瓦窑堡会议背景简介(走进子长瓦窑堡会议旧址)(5)

谢子长旧居。

下午,记者团一行来到了子长县谢子长故居。谢子长将军故居位于子长县城以西25公里的李家岔镇枣树坪村。该故居共由16孔窑洞组成,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平方米。16岁之前(1914年,16岁的谢子长去安定县城读书),谢子长就生活在这里。

据子长县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刘海珍介绍,谢子长1897年1月19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在北平(今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参加领导了清涧起义,1928年5月参加了渭华起义,1934年8月26日,在清涧河口战斗中负伤。1935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十八)夜,因伤势恶化在李家岔镇灯盏湾村逝世,年仅38岁。

瓦窑堡会议背景简介(走进子长瓦窑堡会议旧址)(6)

谢子长旧居。

谢子长的侄孙女谢京帅告诉记者,她们家的家训有两条,一是不能忘本,也就是不忘初心。二是不能吃老本,不能躺着先辈们的功劳簿上享受。

谢子长的孙媳妇石彩玲说,她今年63岁,是一名儿科医生,刚嫁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入党,她记得当时所有的儿媳都是党员。“但因为工作繁忙,入党3年才成功,在了解了家族的历史后,回去治病也总记得两个字,就是‘良心’。”

记者看到,石彩玲身边一直站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石彩玲说,这是谢子长的第五代,是她的孙女谢昕桐,今年4岁了,平时一直生活在珠海,今天第一次带她回旧居看看,专门来接受革命教育。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badCz0HCgoGVFw.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9529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42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