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2023-11-03  阅读 659  评论 0

摘要:兔年非遗手作给大家贺新年啦辞旧迎新一年里最热闹的几日便是旧年的告别与迎新的准备人们购年货、贴年红、逛花街在这繁华实景感受过年的喜庆与浪漫与家人好友 欢歌 共饮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探寻城市的新年味道奔赴一场团圆的美好闹新春 迎兔年在民俗博物馆中有这么一条展线,其中包含了绒花、剪纸、面塑、葫芦画、布艺、木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1)

兔年非遗手作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2)

给大家贺新年啦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3)

辞旧迎新

一年里最热闹的几日

便是旧年的告别与迎新的准备

人们购年货、贴年红、逛花街

在这繁华实景

感受过年的喜庆与浪漫

与家人好友 欢歌 共饮

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探寻城市的新年味道

奔赴一场团圆的美好

闹新春 迎兔年

在民俗博物馆中有这么一条展线,其中包含了绒花、剪纸、面塑、葫芦画、布艺、木雕、布贴画等在内的十八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市级以上传承人,这就是17号金陵工巧-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展演。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4)

17号内采用青砖小瓦隔扇窗的建筑艺术形式,将展厅分隔成一个个独立的艺术大师的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将动态表演与静态展示相结合,大家可以近距离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精彩制作和表演。同时,通过观看展板,了解到这些手工艺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艺人介绍等内容,感受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新年到来之际,传承人们又有哪些专属兔年限定新作品呢?下面跟随小熙的脚步,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南京绒花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5)

绒花,一种以蚕丝为主要原料的手工饰品,起源于唐朝,是当时的皇家御用贡品。自明清以来,一直是南京的传统民间工艺品,曾是王室贵族和百姓人家都非常喜爱并广泛使用的吉祥饰物。谐音“荣华”,寓有吉祥祝福之意,可以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因此每逢“一事三节”(即婚嫁喜事和春节、端午、中秋),民间普遍有用绒花作装饰的习俗。旧时南京人婚寿喜庆或传统节日都会以绒花作为装饰,所以又叫“喜花”。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6)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7)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8)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9)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10)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11)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12)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13)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14)

秦淮灯彩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15)

秦淮灯彩是我国传统灯彩艺术的重要流派,也是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南京秦淮灯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国东吴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它吸取了传统彩扎技术的特点,融绘画、剪纸、雕塑等艺术于一身,是传统民间艺术的集中体现。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16)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17)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18)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19)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20)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21)

葫芦彩绘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22)

中华文明史中很早就出现了葫芦文化。古代,在吉祥物上赋诗作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葫芦上刻画和装饰的艺术称为“葫艺”。“葫芦”与“福禄”谐音,所以百姓一直把葫芦视为吉祥物,葫芦画便是通过在葫芦这一吉祥载体上进行艺术创作来表达富贵平安、福寿绵延、多子多福等美好的祝愿。老熟的葫芦永久不坏,可以传代,因此,葫芦画深受百姓热爱。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23)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24)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25)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26)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27)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28)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29)

根雕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30)

根雕,是利用自然界中具有一定形态的树根、树桩、树干、树瘤以及竹根为材料,通过反复观察、精心构思、适当取舍、砂磨上光、配座命题等步骤,所创作而成的或具象或抽象的树根作品。它的题材和品种,有以欣赏为主的物、动物、植物等形象,也有以实用为主的桌椅、茶几等器物。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31)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32)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33)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34)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35)

每一个非遗人,

都怀有一颗工匠之心,

手写的对联,

手作的灯笼,

拓印的年画……

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创造让人狂呼“哇”的非遗作品。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

民俗馆特推出兔年限定系列,

用丰盛的“文化年货”填满您的“年货篮子”

陪您度过一个最热闹、最文艺的新春佳节!

南京非遗传承知多少(南京市民俗博物馆)(36)

END

来源: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编辑:陈琪

审核:徐成德、康燕

发布:陈琪

仅供交流分享,不涉及商业用途,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权益,或所标来源并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后台,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审核处理。

点分享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b79Cz0HBQEHUg.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848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4946秒, 内存占用1.3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