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实习生 颜科兴
你知道有很多人每天自习到9点闭馆才回家吗?
在杭州图书馆,我们看到了励志又暖心的场景。
疫情当前,根据省市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杭州图书馆从12月9日起从严从紧加强疫情防控,同时段在馆人数限流力度加大到核定人数的50%,例如市民中心馆(周二到周日)限流从1700人收紧到1105人。
图书馆里的位置更“紧俏”了,早上开馆前,读者已经早早排队等候。
临近年底,考研、公务员等各类考试进入倒计时,有一些人在这晚自习,每天到9点闭馆离开。
晚上8点50分,闭馆音乐响起,自习的人陆续离开。
馆外的小路上,“晚自习大军”汇成小溪,流向最近的地铁市民中心站F口,人流混入这个时间下班的人群,各自回家。
他们有的五六点下班后过来,待到晚上9点;有的早上一开门就来了,直到9点。
小楼是上班族,每天下班后过来。5点半下班,来杭图的路上,她会先点好外卖,人到图书馆,晚饭也差不多到了。
小楼的外卖今天到得晚,7点多才到,从二楼自习区下楼,小楼取了外卖,到一楼面包店找到座位坐下。
同一时间在这吃饭的,除了小楼,还有三五个人,各自吃饭,大多边吃边看手机,里面播放的是网课视频。图书馆座位紧张,面包店的几个座位成了晚自习读者用餐的地方,吃完很快上楼,自习到八九点回家。
杭图的灯光下,他们各自有不同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着。
下班到杭图待到9点,这里有冬夜的温暖
小楼在准备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她在读浙江工业大学的非全日制硕士,二年级。她坐在自习区一个角落,馆内温暖,她的羽绒服搭在椅背上,保温杯里打满热水。
小楼是97年生人,在杭州“不算好的学校”读完本科。大四时她就决定考研,再深造一下。2019年第一次考研,小楼报了南京农业大学,没考上,2020年加入了“二战”(第二次备考)。她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到校图书馆复习,生活两点一线。
“二战”比“一战”压力大,小楼是脱产备考,时间、金钱都是成本,她的想法变了,读全日制硕士,不如一边工作、一边在职读研。“工作经验和学历一起涨,性价比比较高。”
她考上了浙江工业大学会计专业硕士,去年9月入学。读研梦成功后,小楼找到了现在的工作,开始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每天下班,固定来杭州图书馆。
“这里学习氛围好,而且有不少文献可以随时查阅。”会计类书架她反复去过,哪本书在哪一排哪一架,她大概都有印象,“借书不需要检索,直接能找到地方。”
读研和工作把小楼的生活排满了:周一到周五白天上班,晚上到杭州图书馆学习;周六周日到浙工大朝晖校区上课。她租的房子在西湖文化广场,到公司、学校、图书馆都不远,节省时间。小楼把时间、距离算得很细,节省很多精力。
入学一年多来,小楼很少有休息日,从周一到周五,日子都是连起来的,算是“997”。她的朋友圈仅展示最近半年,半年来只有一条,国庆节假期10月6日,她玩了一次剧本杀。
7点半左右,小楼看了下时间,过了18分钟,要上楼自习了。米饭只吃了一半,她说在控制体重。工作加学习“高密度”的生活,因为一直坐着,小楼体重增长很快,“涨得速度超出我的预料。”
小楼生活有点累,但她觉得曙光就在前面:“年底开题答辩结束,写完论文就可以毕业了,还是很有动力。”
像小楼一样,在考研、读研路上努力上岸的人还有很多。小R是99年的,去年大学毕业,他在杭州图书馆里复习法律系硕士考试。
闭馆的音乐响了很久,“晚自习大军”大部分已经撤离,小R才下楼出来,书包里有讲义、刑法学《背诵宝典》、模拟冲刺试卷,还有一个保温杯。
与小楼不同的是,小R全职备考。他住在米市巷,每天家与杭图两点一线,早上8点30分图书馆大门打开,小R就到了,直到晚上9点离开。午饭、晚饭在附近吃,或者叫外卖。
一年来,与小R一起天天来图书馆的,还有一个同学小W,他们12月底考研。
这样的人,夜晚的图书馆里还有很多。寒潮南下,窗外冬夜的冷气,在玻璃上凝结一层水雾,杭州图书馆里灯光温暖、书香丰盈,每天陪他们到9点。
杭图里“上班”的人,在这里追求梦想
小楼吃饭时,小久在隔壁桌吃着面。他的晚饭也是叫外卖。小久是90后,杭州本地人,他来图书馆一般是下午5点半下班后。他来做一些“副业”。
小久曾在互联网大厂做内容运营,辞职后,与朋友合伙开了个工作室,运营半年了。与之前在大厂的工作差不多,“也是做新媒体、直播、电商,做流量、做内容”。小久的副业与工作室的主业相关,做内容。
“现在很多事,人力在被机器和人工智能取代。”小久有种焦虑,“人在被机器卷。”每天日常的工作中能感受到的。“很多东西每天要学,因为平台每天都在变化更新,脑子里没有大致的认知,可能现在做的事很快就做不了了。比如在抖音做自媒体号,直播中的敏感词不注意,号可能就没了。要跟上学习,不然迟早是会被淘汰的。”
杭图特别安静,所有人都忙碌,这样的氛围小久觉得特别好,对自己也是一种督促,效率提高很多。同时,这里网络顺畅,还有大量的书,自己不断充电学习,对抗不断的变化和竞争。
同时在图书馆自习的人中,飞羽是特别的一个,笔记本电脑屏幕开着文档窗口,旁边一个水杯,手指在键盘上跳动。飞羽是网文作家,每天来图书馆“上班”码字。
飞羽是内蒙古人,94年出生,毕业后在北京、西安发展过,今年7月来杭州,住在临平。他每天早上起床,在家先写一小时,8点出发到杭州图书馆,工作一天,完成一万多字的更新,晚上9点离开回家。
从事网文创作,他算老人了:高中时开始读,大一尝试自己动手写,大三完成了第一部作品,64万多字。毕业之后,他选择了网文行业。“我一直扎根在网文行业,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职业。”
9年过去,他现在写了3000万字,靠着每天更新,他可以保证温饱。他去过好几个城市,杭州给他的印象是“文化底蕴”,“图书馆的数量就可见其重视程度。”
飞羽对写作环境要求很高,以前在北京、西安时就泡图书馆,来杭州后,他去过8个图书馆,有的太小,有的氛围不够,最后他选择了杭州图书馆市民中心馆。从临平住的地方过来,路上一个小时。“近不近不重要,只要是喜欢的环境,能去待上一天、能产出文字就值得。”
他对图书馆有执念,很挑剔。他把在图书馆工作称为:“以万载文化地,养微薄精神。”
图书馆里万千书籍,包罗万载,文化最浓的地方,对自己的创作是一种滋养。创作离不开阅读,他每天要保证阅读量,不断积累才能有无穷的素材。
同时,他有时候需要查阅资料,杭州图书馆里最方便。比如写到一个洪荒故事,他要加入《西游记》的同人,车迟国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他们来自哪里,什么样子?飞羽要去看书中原文。
在杭图“工作”、写作,让小久、飞羽这样的人觉得安心、舒服,像逃离城市、遁入山中,能够沉下心、安安静静投入。
11月某日的入馆、借阅数据
学习氛围好,这里是他们人生的跳板
晚自习的人中,90后旺平也是其中一个,他在复习公务员考试。
旺平在电力系统工作,负责设备和系统调试。他住在城北的单位宿舍,每天早上7点半出门上班,晚上正常6点下班。但很多时候不会正常下班。
4到7月比较忙,一周平均3天要加班,下半年好一点。加班一般到8点,有时候到10点11点,也有时候到凌晨2点3点。下班晚地铁没了,他就睡办公室,抽屉里他专门放一套洗漱用具。
不加班的晚上,他就来杭州图书馆复习。对旺平来说,坐在图书馆里,可以暂时逃离原来的生活,为尝试新的人生而努力。“有这样一个地方,是很难忘的体验和回忆。”
彦霖也是备考公务员大军中的一个。95年的彦霖,老家在郑州,2018年从郑州大学毕业后,放弃河南工行的offer,来到杭州工作,“想出来看看”。今年年初辞职了,他报名了公务员考试,他报了国考和浙江省考,“只考虑在浙江,不考虑别的地方。”
杭州的生活节奏快,早晚高峰,所有人都步履匆匆。彦霖觉得,图书馆里人们的努力,也是这座城市的努力。杭图夜晚的灯光、一桌一椅,都为这些努力,提供了一种温度。
徐珊珊是杭州图书馆馆员,她的岗位是一楼大厅咨询台,从早上开馆坐到晚上9点闭馆,她是陪伴“晚自习大军”到9点熄灯的人。
她看到这些年轻人,每天在旁边的面包店吃午饭、吃晚饭;在一楼大厅、二楼过道等空旷地方,他们拿着书一圈圈来回走,背单词、背考研政治、练口语考试……“我到这工作之后,才感觉到杭州人民的学习劲头,是真高啊!”
她见过成千上万读者样子,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又都一样。
徐珊珊发现,常泡图书馆的人,知道哪里的自习位置最好——比如三楼古籍阅览室有地毯,有人路过没有脚步声;比如哪里离洗手间、热水间距离最合适,等等。他们对图书馆非常熟悉。
有些常来的读者,偶尔找她帮忙,一来二去,就跟她认识了,比如前面说的复习考研的小R。小R每天早上来、晚上走,与徐珊珊上班时间同步,来得久了,徐珊珊经常顺手帮忙,彼此有了一种不用说的默契。
几年前,还有个小伙子,天天来图书馆自习,徐珊珊与他熟了,还带他去食堂吃过几次饭。后来知道他浙江大学毕业后去了北京,工作了几年回杭州,在这里自习。后来他考了国外的研究生,深造去了。研究生考试快开始了,也许小R不久之后也将告别“晚自习大军”。
他们有的复习考公务员,考研究生,考律师、会计师、医疗行业各类专业资格证;有的只为充电;还有的写网络小说……
徐珊珊说,他们每个人都背负着梦想,这样的他们,是坚毅的人、心中有目标的人。通过这段经历,他们跃向更幸福的人生。图书馆能够为他们助力和守护,作为图书馆的一员,自己也感到幸福。
杭州图书馆 视觉中国供图
【小时新闻提示您】
近期疫情状态下,杭州图书馆根据要求,从严从紧加强防控措施。如同时在馆人数降低,暂时关闭部分场馆,暂停所有线下活动等。
我们建议读者考虑实际情况,如非特别必要可在家自习;到图书馆的读者请尽早在线上预约,按照图书馆要求出示双码,在馆内全程带好口罩,彼此保持一定距离。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