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至深至厚(在把脉长江中诠释中华文明多样性)

 2025-03-17  阅读 514  评论 0

摘要:【我与祖国同奋进】在把脉长江中诠释中华文明多样性,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中华文明的至深至厚?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中华文明的至深至厚【我与祖国同奋进】在把脉长江中诠释中华文明多样性讲述人: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长江学》作者李后强我出生在重庆市云阳县龙洞镇,从小经常在长

【我与祖国同奋进】在把脉长江中诠释中华文明多样性,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中华文明的至深至厚?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中华文明的至深至厚(在把脉长江中诠释中华文明多样性)

中华文明的至深至厚

【我与祖国同奋进】

在把脉长江中诠释中华文明多样性

讲述人: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长江学》作者李后强

我出生在重庆市云阳县龙洞镇,从小经常在长江里游泳、钓鱼,在江边放羊、割草,跟着设计和打造木船的“水木匠”父亲学做船。我曾当过纤夫,吼着川江号子牵引逆流而上的帆船,还曾上山挖“窝子”(栽树的土坑)挣学费。与长江有关的每一段经历都刻骨铭心。后来,我进入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其间也一直关注着长江生态文化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部署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长江沿线早已今非昔比。

如今,我偶尔回到老家,江上旧帆船不见了踪影,纤夫有了更好的谋生之道,江边荒山变成森林,江岸村庄旧貌换新颜,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早在2012年,我就带队从长江源头走到长江入海口,走遍了长江流域的主要省区市。我们感到,长江的历史太悠久了,长江的文化太厚重了,长江的功能太强大了,长江的故事太精彩了!但是,当时关于长江的保护和研究还远远不够。我们逐渐意识到,有必要建立专门的“长江学”,为长江把脉。

2020年3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把出版“长江学”专著作为重大课题立项。我牵头组建团队开展了进一步的文献收集和实地调查,并于同年9月出版了《长江学》。该书借用中医思想,系统把“脉”长江,研究了长江流域的山脉、地脉、水脉、人脉等多种脉络脉象,在把脉长江中诠释中华文明多样性。

如今,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已经由提案变为重大文化工程,长江文物保护、长江文化传承、长江资源展示等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我坚信,此举必将充分激活长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彰显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进一步丰富中华文明多样性。

(光明日报记者刘平安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20日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ad6Cz0HAgEFVVY.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20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187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