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毛领(鲁西南记忆大氅)

 2024-10-11  阅读 643  评论 0

摘要:小时候鲁西南的冬天应该比现在冷。琉璃挂的 那时候没有羽绒服,冬天都是穿棉衣棉裤,我们乡下人还没有那么爱美,棉衣棉裤穿起来显得特别臃肿。条件好点的男人会有件大氅,一般是那种家里有“吃国粮的”人家才有大氅,就是带毛领的大衣,大衣哥朱之文穿的那种。大氅可以披在棉衣外面,或者是穿在身上,特别是那种双排扣的
  • 小时候鲁西南的冬天应该比现在冷。

南部毛领(鲁西南记忆大氅)(1)

琉璃挂的

  • 那时候没有羽绒服,冬天都是穿棉衣棉裤,我们乡下人还没有那么爱美,棉衣棉裤穿起来显得特别臃肿。条件好点的男人会有件大氅,一般是那种家里有“吃国粮的”人家才有大氅,就是带毛领的大衣,大衣哥朱之文穿的那种。大氅可以披在棉衣外面,或者是穿在身上,特别是那种双排扣的,穿着威武且有风度。能拥有一件大氅是生活在农村年轻人的期望,有时候邻居家的叔叔或者大哥去相亲,专门借别人的大氅穿,会大大增加相亲成功的几率。大氅既是身份的象征,又能增加小伙子的帅气。

南部毛领(鲁西南记忆大氅)(2)

蓝色的大氅

南部毛领(鲁西南记忆大氅)(3)

  •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大氅”这个词语了。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真不知道“氅”字怎么写,反正小时候我们都管“大衣”叫“大氅”,一直以为是方言土语。今天特意百度了一下,原来还真有“大氅”这个词语,并且历史还很悠久,是汉族的传统服饰之一。丁玲在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道:“不知道是哪一年还上过北京,穿了一件皮大氅回来。” 老舍 在《赵子曰》写道:“ 武端披上大氅,赵子曰换了一件马褂。”看来鲁西南真是文化底蕴深厚,连乡下人说的方言土语都这么历史悠久。

南部毛领(鲁西南记忆大氅)(4)

穿上大氅多帅气

  • 母亲是裁缝。那时候农村卖成衣的还很少,一到冬天做衣服的就很多,特别是过年时每人都要做件新衣服,母亲当然很忙,白天还有家务,有时半夜我睡醒了,还看到母亲在蹬着缝纫机给别人做衣服。我和妹妹、弟弟的衣服都是到最后才做,一般是腊月二十九下午母亲把别人的衣服都做完了,再给我们做。但无论多晚,我们都会有新衣服穿。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母亲给我做了一件大氅,虽然不比买的板正,穿着比较肥大,款式也不好看,但还是很招小伙伴们羡慕,自己穿着也很得意。这件大氅一直穿到了初中毕业,中专毕业时还有,但已经不想穿它了,毕竟年龄在长大,生活水平在提升,审美观念也提高了嘛。

南部毛领(鲁西南记忆大氅)(5)

老式缝纫机

  • 现在,我的那件大氅早已没有了,留在记忆里的只有那个穿大氅少年的影子。
  • 不知道对大氅的理解对不对,请批评指正。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ad5Cz0EBggAX1c.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39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681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