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生态保护措施(西宁这十年生态保护优先)

 2024-01-11  阅读 109  评论 0

摘要: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人民网西宁9月29日电 (杨启红)“石貂、赤狐和藏雪鸡等国家二级保护物种纷纷现身,雪豹和荒漠猫首次在湟源县境内被监测到。”9月29日,“西宁这十年”——县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西宁市湟源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董峰在介绍十年发展成就时,通过上述细节来印证十年来湟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人民网西宁9月29日电 (杨启红)“石貂、赤狐和藏雪鸡等国家二级保护物种纷纷现身,雪豹和荒漠猫首次在湟源县境内被监测到。”9月29日,“西宁这十年”——县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西宁市湟源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董峰在介绍十年发展成就时,通过上述细节来印证十年来湟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

青海生态保护措施(西宁这十年生态保护优先)(1)

董峰介绍发展成绩。人民网 杨启红摄

据介绍,十年来,湟源致力于建设湟水上游生态强县,全县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从Ⅲ类提高到Ⅱ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3%,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近九成乡镇、超半数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7.5%,大华镇、东峡乡的8个村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

十年发展,十年积淀。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只是湟源多年发展成绩的一方面,近年来,湟源不断健全产业体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2.9%。

产业发展方面,湟源积极融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以及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19万亩,培育涉农经济组织187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湟源牦牛肉”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小茶牧场”“日月山牧场”高端肉制品走向内地餐桌,“日月臻品”等区域公共品牌成为特色名片;加快大华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引导绿色产业入驻,年产2万吨锂电负极材料项目建成投产,98兆瓦分散式风力发电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挖掘整合西王母文化、排灯文化,将宗家沟、丹噶尔古城、日月山景区、大黑沟露营基地、二十四庄廓特色民宿等A级景区和星级乡村旅游点串联成精品生态旅游线路,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

民生保障方面,“家庭医生”助力居家养老,签约率达97%,建成运营农村老年之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68个,各类文化娱乐设施配备不断完善,开办标准化规范化托育机构。大力提升学前教育办学层次和水平,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97.9%,全覆盖开展集团化办学,县幼儿园、高级中学相继投用,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面消除,“控辍保学”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成功组建,完成中医院易地搬迁,新建县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11所中医馆相继建成投用,标准化村级卫生室、村医覆盖率达100%。

此外,“丹噶尔绣娘”“酸辣里脊”“波航休闲农庄”等劳务品牌加快标准化建设,“指尖上、舌尖上经济”带动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劳动力灵活就业。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a69Cz0GBgkDVw.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934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190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