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扯项羽之前,笔者要谈谈他的叔叔项梁。
项羽他们家本来是楚国的贵族,世代为将。也就是说,这是个将军世家。后世类似性质的家族不乏其者,譬如宋朝的种氏家族。
父亲项燕与兄长死后,项梁在不明时间承袭老项家宗主之位。项羽丧父。项梁对项羽与项羽的弟弟项庄的意义,几乎是“代行父职”。项梁教小项羽读书,学了没多久不学了[捂脸]项梁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叔叔对这熊孩子快要气炸了。项羽说:“我读书识字就能记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明白了,这小子要当大将军啊!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开心了,但是只学个大概,不肯深加研究。这点,笔者想到了不到一百年后的霍去病[强]
项梁这人,性格可能有如下特点:1强势、脾气顶;2能服人,十分富有领袖魄力。是一个秦汉史中不可低估的人物。《资治通鉴》短短三十字:项梁者,楚将项燕子也,尝杀人,与兄子籍避仇项梁者,楚将项燕子也,尝杀人,与兄子籍避仇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其下。勾勒出一名不平凡的豪杰。
他曾杀了人后带着项羽等亲戚在今天苏州吴中区避祸。敢砍人,不管原因是什么,证明此人十分烈性。项羽的烈性可能有他的熏陶。
他又是十分出色的宗族领袖,为侄子留下了一批可用之才。范增、英布、陈婴等人最初投奔的就是项梁。张良与项梁关系甚笃。刘邦加入过项梁,共同对付秦军。可见其当年的影响力。
秦末各地纷纷造反,项梁带着项羽等起兵。他们作为楚国勋贵之后,对秦朝没有归属感,时刻盘算着东山再起。大一统、郡县制等等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许多人接受不了。周市等想复兴魏国,田儋等想复兴齐国,张良等想复兴韩国,张耳等想复兴赵国,项梁等想复兴楚国。——更说穿了,多为自己私欲而已。(转自史图馆系列)
项梁割据在今日江浙一带。
跟叔叔起事这一年,项羽23岁。项梁让项羽砍了会稽郡守的脑袋。这是项羽的处子秀。郡守的手下全被项羽和其他人干掉。项羽第一次展现了他彪悍的武力。
项羽的武力值究竟有多强?由于几千年来人类的平均身体素质没有太大变化,项羽不是大家幻想的外星人[震惊]不会超过人类极限的。“力能扛鼎”,说明他力量极高,一定比秦武王高[灵光一闪]至于战场上的战斗力嘛……笔者个人的估计,肯定不比关羽,甚至秦琼弱。秦琼在隋唐是什么存在?是单挑百战百胜的存在。项羽最强大之处,是他军事指挥能力位于中国古代第一档次,武力也为最高档次。他有很多缺陷,但他的厉害之处咱必须承认。
公元前208年正月,张耳和陈馀立赵歇为赵王,东阳宁君、秦嘉立景驹为楚王。景驹这人不是正宗的楚国宗室,一个贵族后裔而已。赵歇还罢了,按当时的观念有一些正统性。立个非正统的冒牌楚王,把不少楚国故老气炸了。但是,注意到了吗?项梁没有立即找个楚国宗室封王。在不久之后渡过长江北上,先讨伐这“冒牌楚国”楚国再说。他借口景驹、秦嘉等大逆无道,派英布打败秦嘉,秦嘉被杀,景驹在出逃到梁地后死去。灭了冒牌楚国,农历六月,项梁等立楚国宗室之后熊心为王。熊心这人少年时在山里放羊,估计楚国被灭后家境败落,自力更生。项梁自号武信君。
以秦嘉等大逆不道为名讨伐歼灭之,又立宗室熊心,且是确认陈胜的确已死才立,一切是范增的主意。项梁纳范增之意,证明他有一定政治头脑。拥立熊心,招来秦军名将——章邯的征讨。
章邯在当时是个十分厉害的人物。先败陈胜的部将周文;大破陈胜军队,致陈胜兵败身死;俘虏了魏咎,消灭其势力;同时大败齐楚联军,杀死田儋和项氏宗族的项它。甚至你说秦国靠他多维持了两年都不过分。在这里转载百度百科的文字,让诸位感受一下:
于是秦二世大赦天下,派章邯为将领,受命率骊山迎击楚军。章邯大败周文,周文出关,逃至曹阳,章邯追至,击破曹阳。周文再次败走渑池,10余日后,章邯进击渑池,大破周文,周文自刭。
打败了周文,章邯又向荥阳(今河南省荥阳东北)进发。在陈胜发难于野,诸侯并起,几十万大军逼近函谷关时,章邯临危受命,靠临时组织起骊山囚徒,一败周文之数十万大军,再破齐楚之联军,先败后胜,击破楚军统帅项梁,杀之定陶。
荥阳将军田臧派李归等守荥阳城,自己带精兵往西迎战秦军,在熬仓与秦军大战,田臧战死。章邯继续进兵荥阳城,攻城,城破,李归等战死。
接着章邯又连续破邓说、败伍徐、斩蔡赐、降宋留,迫陈胜遁走至城父。陈胜命张贺出城西迎战章邯,自己亲自在城楼监战。城西一战,张贺战死。自此陈胜不敢再战,闭关死守。在章邯围城的强大攻势下,腊月,陈胜被自己贴身的车夫庄贾杀死,开城降秦。
章邯又进击陈县,攻破吕臣。章邯出战,屡战屡胜,使秦廷得以苟延残喘。二世胡亥又增派长史司马欣、董翳协助章邯进攻义军。军队向栗县进发,到达栗县,项梁派别将朱鸡石、余樊君和他交战。余樊君战死,朱鸡石军败,逃到胡陵。
章邯包围魏王魏咎于临济,楚将项它、齐将田巴率军救援。章邯击败联军,杀死了魏相周巿和齐王田儋,魏王魏咎自杀,魏豹逃跑,章邯又追围田荣。 项梁率军救援田荣,在东阿下击败章邯,章邯向西撤退。楚军在濮阳东再次与章邯交战,又打败了章邯,秦朝发动全部兵力增援章邯,章邯军势复振,守濮阳、环水。刘邦、项羽不与之战,绕过进攻定陶。
——秦末王翦、王贲、李信等已经去世;蒙恬被赵高害死;赵佗、任嚣这些人跑路太远,不愿意回来了。剩下的大将,就章邯比较能打。不是能打,是非常能打!他征集修骊山的囚徒讨伐项梁,真乃一举两得。又少了一波起义的潜在对象,又收了一批愿为死力的兵马。囚徒们为求赦免,比谁都拼啊[摸头]
对付章邯,是项羽和刘邦有生之年唯一一次合作。有人肯定问:刘邦什么时候加入项梁阵营的?在讨伐雍齿时,项梁得知陈胜死讯近两个月之前,公元前208年春天那段时日。刘邦在这期间与秦国将领章邯的车骑部队交战,表现很强势,平复蒙邑、虞县、爰戚县、东缗县、栗县、啮桑县、宛朐县、单父县等大量秦军占领的魏国城池,史称“定魏地”。期间,曹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攻打爰戚和亢父时,曹参最先登上城楼。
也许是对对手成分了解不够,也许连续的胜利让章邯多少产生了懈怠。七月,项梁得逞,在东阿大破秦军[666]他决定乘胜追击,派项羽和刘邦攻打成阳。秦军在濮阳东(应该是城外)又吃了败仗。秦军被迫退入濮阳城内。项羽和刘邦又率军攻打定陶,曹参杀了秦将李由。这李由来历也不太简单,他是李斯的儿子。当时项羽和刘邦西攻定陶不下,直扑雍丘。李由带着部队死守四天,左臂中箭。城破后仍巷战到最后一分。他的骨气获得了项羽的尊重,命人将李由送回他老家上蔡厚葬。这又呈现项羽一个特点:他敬重真汉子。李斯但凡有他儿子一半骨气和原则,也不至于那个结局。
刘邦与项羽军大致行军路线,图中红1为当时的东阿
再说项梁本人。在东阿(今山东阳谷阿城镇)、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东、定陶、成阳(今山东鄄城旧城镇东南)、雍丘(今河南杞县)连破秦军,他开心至极。但开心的同时滋生了骄傲的情绪。同时,得知前线战事不利,支援章邯的援军一拨又一拨开来。章邯得到援军,心里有了底。
项梁的骄傲情绪引起宋义的警觉。他规劝项梁道:“打了胜仗后如果将领骄傲、士兵怠惰,必定失败。现在您的士兵已有些怠惰了,而秦兵却在一天天地增多。我替您担心啊!”但项梁不听,派宋义出使齐国。宋义出使后对齐国使者说您慢点见项梁,不然就遭灾了。项梁的FLAG已经竖起。笔者观先秦史料,发现当时的人特爱给别人立各种FLAG[骷髅]
果然,准备足够了,听说项梁懈怠,章邯果断地对项梁实施斩首行动。又或者是项梁被轻慢的情绪支配,自己带兵和章邯打。一交锋,项梁兵败被杀。具体怎么死得不明,咱就知道他死了。
项梁一死,众人大骇。正在攻打陈留的项羽和刘邦眼见战事吃紧,商议退军。项羽引军驻扎彭城西,刘邦驻军于砀。项羽将叔叔的丧事办了,成为项氏宗族的宗主。笔者揣测,项羽和项庄一定流泪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对他们如同父亲一样的人,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项梁之死的战役,又称“定陶战役”。和邙山之战一样,历史一共有三场定陶战役。一次是章邯杀项梁;一次是曹操消灭吕布;还有一次,是解放战争爆发初期刘邓大军消灭国民党军整编第三师和整编第四十七师大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