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2025-02-27  阅读 341  评论 0

摘要:只有熟读儒家经典《中庸》的人才有机会深入了解儒家对“诚”字的研究成果很多人一谈到儒家的核心思想就会首先想到仁和义,这种认识当然没错,但是“诚”则是更根本性的因为诚是天道,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只有熟读儒家经典《中庸》的人才有

只有熟读儒家经典《中庸》的人才有机会深入了解儒家对“诚”字的研究成果很多人一谈到儒家的核心思想就会首先想到仁和义,这种认识当然没错,但是“诚”则是更根本性的因为诚是天道,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只有熟读儒家经典《中庸》的人才有机会深入了解儒家对“诚”字的研究成果。很多人一谈到儒家的核心思想就会首先想到仁和义,这种认识当然没错,但是“诚”则是更根本性的。因为诚是天道!

《中庸》云:“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为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句话对于多数初读的人来说并不容易理解,因为多数人对于“诚”、“明”、“性”、“教”以及诚与明的关系都不是很了解。

《中庸》在开篇处就讲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以,“自诚明,之谓性”的意思就是讲,一个人如果能够先天就明白人人本来就具有诚的性质,而能够做到这个本具的诚就是天性。

“自明诚,为之教”的意思则是讲,一个人若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经验而逐渐领悟到了人人本具的这个诚,这个过程就被称为自我教育。

“诚则眀矣,明则诚矣”的意思是讲,一个人若是做到了诚,他就具有了人生的最高智慧;一个人若是具有了人生的最高智慧,他就能够做到诚。也就是说,诚和人的最高智慧在一个人身上是统一的。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a3dCz0HAgkEVl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57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101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