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新谈/文
福建有一句俗语叫做:三代不养猫,全家无病耗。这句话的意思是要积德行善,因为猫吃老鼠,养猫等于让老鼠无处安身,不是善良之家所为。
当时福建有一个老翁,明代万历朝的名相叶向高的后人,平生积德行善,遗惠一方。他就遵守这个古训,家里从来不养猫。(台山相国之后人也,素悯鼠,不畜猫。)40多岁的时候突然患了怪病,整天咳嗽不已,喉咙总觉得有个东西,噎的吃不下饭。看了很多医生,都治不好,慢慢的病越来越重,到了秋天竟然积重难返,形销骨立,连粥都喝不下去。
他想着自己肯定是活不久了,一宿一宿睡不着觉。因为他家不养猫,所以老鼠很多。有一天晚上,他睡不着,点着灯在哪干坐着。
桌子上放着半瓶炒米,一群老鼠跑出来偷吃,但是瓶口太小,吃不到。只见一个老鼠咬着一根筷子放到瓶子里,另一只老鼠咬着它的尾巴,往后拉,竟然把瓶子拉倒了,里面的米洒了出来。一群老鼠争相去吃。
看到老鼠如此聪明,他觉得很有意思,不知不觉,哈哈大笑,突然大声咳嗽起来,咳的上气不接下气。咳出来一个东西,如小孩拳头大小。咳出来之后,觉得神奇气爽,胸口再也不憋闷了,自此病竟然好了。(叶叟观之,不觉大笑,咯出一赤物,如新生小孩之拳。顿觉胸前清爽,遂能吃粥,旬日全愈。)又活了40多年,一直快到90岁才去世。
(参考资料《北东园笔录四编》)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