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人处世还是值得学习(解读曾国藩修身之道系列分享)

 2023-08-15  阅读 299  评论 0

摘要:各位书友,大家好!感谢大家跟新羲霖分享《曾国藩》。上一篇我们总结分享了曾国藩的非凡成就,我们国人一般都有这样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就是一个人有了非常成就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追溯下祖上,看看是不是祖上荫蔽,抑或是祖上遗传关系,今天出身很重要,在那个年代,出身更重要。那么今天我们就从族上开始,一起来分享考秀才

曾国藩为人处世还是值得学习(解读曾国藩修身之道系列分享)(1)

各位书友,大家好!感谢大家跟新羲霖分享《曾国藩》。

上一篇我们总结分享了曾国藩的非凡成就,我们国人一般都有这样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就是一个人有了非常成就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追溯下祖上,看看是不是祖上荫蔽,抑或是祖上遗传关系,今天出身很重要,在那个年代,出身更重要。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族上开始,一起来分享考秀才考9年,“复读”6次的曾国藩

一、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曾国藩爷爷的秀才梦

曾国藩家里自南宋起到曾国藩的爷爷一代,就没出过秀才。

曾国藩的爷爷叫曾玉屏,年轻的时候可以说是放荡不羁的“混混”,家里没有钱,还买上骏马穿着“西装革履”,天天和富家公子混到一块,赌博大家不务正业。有一次,他和几个富家子弟在酒馆里喝酒,突然有一个老头领着孙子从边上走过,对孙子说:“你长大了千万不要和这个人学习,他家里没钱,游手好闲不误正业,天天跑到城里装有钱人,早晚把家里败光。”这些话被曾玉屏听到了,才知道背后是这么被评论的,回去之后就卖掉骏马,发誓要兴家立业,开始早起晚睡将精力放到种地上,慢慢成了百十亩土地的“小地主”。

在那个年代,有钱财并不代表有社会地位,在公堂上秀才是不用下跪的。

“早岁失学,壮而引为深耻”,因此就让长子曾麟书从小脱离生产,专心读书,并从外地花钱请来老师,“令子孙出就名师”,非要让曾家出个秀才不可。

二、秀才梦想 永不言败:父亲秀才考17次

曾国藩的父亲叫曾麟书,在曾玉屏的“望子成龙”强烈期待下,“穷年磨砺,期于有成”,越挫越勇的参加科举考试,从14岁开始考秀才,总共考了17次,终于在43岁中了秀才。

像我们现在高考一样,一般人考不上也就算了,努力一下也能再复读一年。但像曾麟书那样科举考试每年都参加的真是少之又少,我们能想象每次落榜之后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的叹息之声。但是,曾玉屏从不气馁,只要有考试场场不拉,而且每次都是最早一个到场,最后一个出考场,发榜的时候也总是早早起床第一个看榜,时间长了便成了笑话,好多人最后都不是为了去看榜,成了去看曾麟书。

眼看儿子没希望,曾国藩的爷爷就把梦想放到了孙子身上,五岁就开始读书。但,曾国藩也连续考了5次也没考中。

道光十二年春,曾国藩父子继续从老家出发到县城赶考,曾国藩22岁,曾麟书43岁,父子并肩第六次,考完之后都自我感觉不错,到了发榜的时候,一起去看榜,曾麟书的大名终于出现在榜上,曾国藩的名字也出现了,但不是在榜上,而是在一侧的告示上,被作为“文理欠通”的反面典型,全省悬牌批责,在湖南出名了。看到这个情况后,感觉很受辱曾国藩回家之后将自己关到书房里不再出门,日思夜想“文理欠通”的点在哪里?整整一年。其实,曾国藩的文章不得不说与父亲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曾麟书教学靠死记硬背,这一章没读懂不要看下一章,这一本没读完,不要读下一本,所以导致了文章没有灵气。

三、挫折转折 反思精进:功业文章从“倔强”二字入手-曾国藩

终于在一个个难以入睡的夜晚之后,曾国藩想通了。

道光十三年,第七次进科举考场,曾国藩在看了考题后先是默做思考,想好了整体结构之后开始下笔,这一次很顺利的完成了考试,结果也意料之中的考中了。

在掌握了科举应试考试的技巧之后,第二年,考举人,曾国藩一考即中,从此命运开始越走越顺。

总结:人生之路漫长,要紧处就这么几步,只要凭借个人勤奋,度过一个个关口,美好才会就此展开。

谢谢阅读,今天就到这里,请关注明天分享:

解读曾国藩修身之道系列分享:第三集步入社会的第一步“筹集进京路费”

曾国藩为人处世还是值得学习(解读曾国藩修身之道系列分享)(2)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9b3Cz0DCw8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839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72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