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

 2025-01-31  阅读 497  评论 0

摘要:知识点风力、风向的判断根据气压的高低、等压线的稠密与稀疏,可以判断风力、风向。具体的步骤如下:①画出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蓝色箭头),即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②画出风向。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右南左),在北半球向右偏转(红色箭头),即为风向;③写出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即为风向;④
知识点
  • 风力、风向的判断

根据气压的高低、等压线的稠密与稀疏,可以判断风力风向。具体的步骤如下:

①画出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蓝色箭头),即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②画出风向。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右南左),在北半球向右偏转(红色箭头),即为风向;

③写出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即为风向;

④确定风力。等压线越稠密,风力越

干货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1)

图1 风向的判断


例题

读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合图,回答第10题。

干货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2)

10、该地区( )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短夜长

C.图中河段无结冰现象

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B

精讲精析:(1)分析季节、南北半球。①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而且图中有0℃等温线,因此此时为冬季,此时陆地为高气压中心;②风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即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如下图所示(绿色箭头);③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图中的风向(红色箭头)在气压梯度力(绿色箭头)的右边,因此该地位于北半球,且此时为冬季,选项A错误。④如果不考虑季节,假设该地为低气压中心,则该地应该是绿色箭头的反方向(东南风) 偏转,不可能偏转为图中红色箭头的方向(偏转至与纬线平行,即停止偏转),所以该地一定不是低气压中心。

干货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3)

(2)分析昼夜长短、结冰期、植被。①该地位于北半球,冬季时整个北半球都是昼短夜长,选项B正确;②该地位于北半球,河流位于0℃等温线以北,因此温度更低,即低于0℃,因此会结冰,选项C错误;③该地温度在0℃以下,而亚热带气候的最低温度都在0℃以上,因此该地不可能为亚热带气候(可能是温带气候),植被也不会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选项D错误。


总结
  • 昼夜长短

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大,解题思路为:①根据该地的纬度位置、气温,判断此时的季节,进而判断此时陆地的气压状况;②根据气压状况,判断该地的气压梯度力方向,将其与风向对比,分析偏转方向,进而判断南北半球;③根据季节、南北半球,判断该地的昼夜长短;④根据图中的等温线,分析河流地区的气温,进而分析是否结冰;⑤根据该地的纬度、等温线,分析该地的气候(温带气候),进而判断该地的植被。

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如下图所示:

①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移动路径为:赤道——>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逐渐变长,并且昼长>夜长,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

①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移动路径为:北回归线——>赤道,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并且昼长>夜长,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

②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移动路径为:赤道——>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并且昼长<夜长,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

②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移动路径为:南回归线——>赤道,北半球昼长逐渐变长,并且昼长<夜长,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

干货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4)

图2 昼夜长短的变化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997Cz0ECg4FX1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625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65秒, 内存占用1.3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