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一、分析与说明1.1、对于绘制倾斜对象,有时候可以先摆平绘制,然后根据所给定的角度旋转为倾斜对象。
1.2、“DIV”命令可以将一个对象“定数等分”为相等的多段。
1.3、使用“定数等分”命令之前,为了使等分节点易于观察,要先进行“点样式”设置。
1.4、有时候使用“复制”命令的“阵列”选项,比直接使用“阵列”命令更简捷。
1.5、当不知道偏移距离的确切数值时,可以通过指定某两点之间的距离作为偏移距离。
1.6、通过对面域进行并集、差集、交集操作可以得到新的面域,从而获得我们想要的平面图形,这也是一种绘制平面图形的方法。
20211130_01
二、详细绘制步骤2.1、命令行输入“PT”后回车,调出“点样式”对话框。
20211130_01
2.2、点选下图中的“点样式”后点击“确定”。
2.3、命令行输入“OS”后回车,调出“对象捕捉”对话框。
2.4、在“对象捕捉”选项卡,先勾选“启用对象捕捉”,再勾选“几何中心”和“节点”,然后点击“确定”。
2.5、命令行输入“REC”后回车,启用“矩形”命令,绘制一个50x50个单位的白色正方形ABCD,设它的几何中心点为点E。
2.6、命令行输入“C”后回车,启用“圆”命令。
2.7、将光标移到白色正方形ABCD上,它的几何中心点E处会出现“白色几何中心点标识”。
2.8、接着将光标移到白色正方形ABCD的几何中心点E上单击拾取该几何中心点作为圆心。
2.9、输入圆的半径值“60”后回车。
2.10、这样就绘制出了一个直径为120个单位的白色圆E。
2.11、按键盘上的“F8”键,打开“正交”,命令行输入“L”后回车,启用“直线”命令,过圆心E绘制一条红色水平中心线段EF,一条红色竖直中心线段EG。
2.12、命令行输入“O”后回车,启用“偏移”命令,将红色竖直中心线段EG分别向左、右偏移55个单位,得到的红色竖直线段HK、红色竖直线段MN与白色圆E在上面交于点K、点N。
2.13、命令行输入“L”后回车,启用“直线”命令,捕捉点K、点N绘制红色水平线段KN。
由绘制过程可知,KN=110。
2.14、命令行输入“DIV”后回车,启用“定数等分”命令。
2.15、点选红色水平线段KN作为要定数等分的对象。
2.16、输入线段数目“13”后回车。
2.17、这样就绘制出了红色水平线段KN的十二个等分节点,将红色水平线段KN等分为十三段。设靠近端点K的两个等分节点分别为节点P、节点Q。
2.18、命令行输入“REC”后回车,启用“矩形”命令。
2.19、捕捉点H作为矩形的第一个角点。
2.20、捕捉节点P作为矩形的另一个角点,这样就绘制出了一个青色矩形HKPR。
2.21、选中青色矩形HKPR,命令行输入“CO”后回车,启用“复制”命令。
2.22、捕捉点K作为复制的基点。
2.23、输入“A”后回车,选择阵列。
2.24、输入要进行阵列的项目数“7”后回车。
2.25、捕捉节点Q作为第二个点。
2.26、复制阵列完成后如下图。
2.27、命令行输入“E”后回车,启用“删除”命令,将红色竖直线段HK、红色竖直线段MN、十二个黄色节点删除掉,完成后如下图。
2.28、命令行输入“O”后回车,启用“偏移”命令。
2.29、捕捉点K指定偏移距离的第一个点。
2.30、捕捉点P指定偏移距离的第二个点。
即指定水平线段KP的长度作为偏移距离。
2.31、点选红色水平线段KN作为要偏移的对象。
2.32、在红色水平线段KN下面的任意位置单击拾取一点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
2.33、偏移完成后在下面得到红色水平线段ST,与红色水平线段KN之间的距离等于水平线段KP的长度。
2.34、命令行输入“E”后回车,启用“删除”命令,将红色水平线段KN删除掉,完成后如下图。
2.35、选中七个青色矩形、红色水平线段ST,命令行输入“RO”后回车,启用“旋转”命令。
2.36、捕捉交点E作为旋转的基点。
2.37、输入旋转的角度值“48”后回车。
2.38、这样就以交点E为旋转基点,将选中对象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了48°。
2.39、命令行输入“TR”后回车,启用“修剪”命令,选择白色矩形ABCD、红色线段ST作为修剪边界后回车,对这两个图形对象进行修剪,完成后如下图。
2.40、命令行输入“REG”后回车,启用“面域”命令。
2.41、交叉框选所有图形对象作为要创建面域的对象后回车。
2.42、这样就创建了一个白色圆形面域E,一个黄色五边形面域TSBCD,七个青色矩形面域。
2.43、命令行输入“SU”后回车,启用“差集”命令。
2.44、点选白色圆形面域E作为被减对象后回车。
2.45、交叉框选所有面域作为作为减去对象后回车。
2.46、差集完成后如下图。
2.47、将差集后的面域改为黄色。
2.48、命令行输入“VS”后回车,启用“视觉样式”选项。
2.49、输入“C”后回车,选择“概念”视觉样式。
2.50、“概念”视图样式下的面域如下图。
至此,整幅图绘制完毕。
2.51、使用“图层”管理图形,标注尺寸,最终完成效果见下图。
20211130_01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