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旅游(毕节市旅游景点)

 2023-06-20  阅读 451  评论 0

摘要:毕节,位于四川、云南和贵州的交汇之处,是贵州省西北部的大门。毕节境内风光秀丽、山谷幽静、山清水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每年吸引大批游人前往。毕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东壁朝霞、双峰脱颖、龙潭夜月、翠屏旭日、五龙翡翠、灵峰仙境等景点都是游人的必经之地。当然毕节旅游最值得一去的景点就是有“地下天宫”美誉的

毕节,位于四川、云南和贵州的交汇之处,是贵州省西北部的大门。毕节境内风光秀丽、山谷幽静、山清水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每年吸引大批游人前往。毕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东壁朝霞、双峰脱颖、龙潭夜月、翠屏旭日、五龙翡翠、灵峰仙境等景点都是游人的必经之地。当然毕节旅游最值得一去的景点就是有“地下天宫”美誉的织金洞,还有这里的大方九洞天,都令人叹为观止。纳雍总溪河风光也是毕节旅游的好去处,这里的古野奇曲,有乌江第一漂的称号。赫章韭菜坪有贵州脊梁之称。毕节的威宁草海更是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称,以及国家5A级风景区“百里杜鹃”风景区。此外,毕节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因此这里的民族礼俗也成了毕节旅游的一大亮点。苗家的牛角酒,回族的道“色兰”,彝族的迎亲都别具特色。

四川、云南和贵州的交汇之处

4733公顷

毕节旅游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一风土

赫章国家级森林公园赫章国家森林公园于2004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位于贵州省西部的赫章县境内,由相距县城平均20公里的水塘林场和平山林场两个林地景区组成,总面积4733公顷,其中,平山景区面积3333公顷,水塘景区面积1400公顷,森林复盖率为88.8%,326国道从景区穿过。

毕节旅游

景区内森林壮阔、季相鲜明;地质年代久远,地貌类型多样;奇峰高耸,峡谷雄奇;溪瀑多姿,暗河神秘,平塘潋滟;民族风情浓郁,古夜郎文化悠久;具有十分鲜明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特征,是黔西北地区的生态旅游瑰宝。公园内森林资源丰富,华山松、杉木、柳杉等组成的人工林林相整齐,树龄多在20—30年以上,还有面积约500公顷的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和混交林、25公顷的天然山茶林和1000多亩的中山草场。杉木、杜仲、板栗、柳杉、种子园等6个专类园圃连接成片,总面积近100公顷。园内有植物200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类保护植物有珙桐、水杉等18种,野生动物有117种,其中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有金雕、林麝、猕猴等32种。

园内旅游资源丰富。夜郎三峡、七星剑峡、铜鼓峡、斧劈峡等峡谷具有雄、奇、险、秀的特点。高山重重,奇峰叠翠,奇岩怪石,风光无限。七星大河上由溶洞发育而成三座天生桥,横跨在河流之上,桥面宽阔,跨度在100——120米,还有10多个幽深神秘的溶洞,是探险科考的好去处。大大小小的天然河流,一路奔腾,一路欢歌。而跌水瀑布有的飘飘洒洒,有的吼声震天,位于数亩草坪之上的“香草瀑布”绿得让人心醉。园内溶蚀洼地形成水容量为2.2万立方米的“香草湖”,和17座人工水库一起点缀在绿色的海洋之中,水光山色与人亲,天人合一,好似仙景。始建于清代、重建于民国时期的七星关大桥、漫漫红军路,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彝、苗等少数民族浓郁的民族风情,欢乐的民族歌舞,情深谊长的敬酒习俗,都是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项目。

韭菜坪石林

在贵州境内,有一座披着神秘面纱的最高的山峰,这就是海拔2900.6米的小韭菜坪。因盛产韭菜而得名,它位于黔西北的赫章县珠市彝族乡,距县城50公里,习惯上把它称为贵州屋脊。

与韭菜坪峰顶遥相对应,被万亩草场环绕着的千亩石林面积不低于6平方公里,林内奇石密布,造型各异,风姿迥然,以未曾粉饰过的沌洁的满身灵气,或立或卧或行,或玲珑剔透,或魁伟遒劲。本地人称之为洛布石林,彝族语即“落布惹”,大意是滑竹与石头构成的森林,也可以说成是像古代民族一样的石林。此景区距西南交通枢纽六盘水市70公里,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宁草海70公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200公里,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150公里,位于贵州西部旅游景点中心线上,以国家二级水泥路面标准改建的216省道就与韭菜坪山麓擦肩而过,经几亿年风化而成,或如万马奔腾,百万雄兵布阵。在韭菜坪周围,彝族同胞们三五为寨地散居。由于远离现代文明的缘故,彝家的许多面临消失的传统文化却在这里活化石般地保留下来,成为珍品。

百草坪

位于县境东部的高中山地区,草场面积有12万亩,可利用面积10万亩,海拔2400~2800米之间,属多雾地带,清晨大多被雾笼罩,但这里的雾却要淡薄一些,给人一种缥缈虚幻的感觉。或许因为这里的天比其他地方的更高朗,土地比其他地方的更宽阔,因此,风景比其他地方的更圣洁清雅。站在雾中,四周的景物依稀可辨,轻柔地晃动着的雾,就像一块白色的半透明的薄纱,使所有的景物都变得夸张,变得抽象,变得似是而非。山草树木欲露欲隐,一副羞答答的样子,让人联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诗句。站在这样很文学味也很抒情味的雾中,唯有声音是真实的,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婉转悠扬的牧歌声,节奏分明的虫啁声,以及无处不在的牛羊唤青的长叫声,还有周围的气息也是真实的,泥土潮湿的气息,还有青草芬芳的气息,这真实的和虚幻的交融在一起,构成一个奇特的意境,让人产生一种似梦非梦的感觉。

草海

草海位于贵州西部的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拔2171.7米,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水域面积现约25平方公里,是贵州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因湖底生长大量水草,故名草海。1985年建为威宁草海综合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候鸟保护、水生养殖、旅游疗养三结合之地。湖区有龙王庙、斗姥阁、六洞桥、观海楼、观鹿台等名胜、古迹遗址。草海西边,有一座孤岛名叫阳关山,又称星落岛,矗立在湖光水色之中。海边山下,绿荫掩映着竹篱茅舍,茂林幽深,各具风采。海的东南边,便是大桥烟柳长堤,建于清同治年间,雄屹于古鸭田和南海之间,堤边垂柳拂波。六洞桥上,有古雅玲珑的望海楼,碧瓦朱檐,绿窗回廊;以观草海。长堤之东便是错落有致的川主庙殿宇。群山环抱中的草海,东西长约20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湖水最大面积时可达45平方千米,常年保持在30平方千米左右,水深2米至5米。蓄水量可达1亿立方米以上。草海湖四周有诸如双龙泉、龙王庙泉、西门外泉等泉水的注入。夏天,气温多在15C到27℃之间,十分凉爽。

2008年7月,在《第五届(2008)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排名公布的50个避暑旅游城市(含台湾)中,毕节与贵阳、昆明、哈尔滨、承德、六盘水、丽江、威海、西宁、烟台一起位列前十。评定标准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断言,在毕节荣膺“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称号的过程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3200个/cm3,野生动物达160余种,森林植物超过1000种的拱拢坪,一定扮演过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园区概略

天人合一浑然天成

如果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雄奇秀丽的山川,是林场工人勤劳的双手,培育了这苍茫浩瀚的林海,那么,这林海,这山川,这浑然天成、漫步遐想的好去处,便是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佳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晶。在阳刚与阴柔之间,在动与静之间,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天籁之音,什么叫天人合一。

高大挺拔的华山松,葱茏苍翠的柳杉林,见证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彩虹。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作为国有基建坑木基地,林场工人们就在拱拢坪、白马山、乌箐岭种下了成片成片的华山松、柳杉和青松。可是,由于经济的欠发达和体制的不健全,此后二十多年间,林场却像一艘百孔千疮的破船,在一如既往的无序采伐和肆意垦殖的汪洋大海上飘摇不定,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原生植被荡然无存。改革开放后,林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天保”工程的实施,天然林采伐行为的被禁止,使得林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起死回生。当二十一世纪的曙光初现时,林场的植被,已在人类的觉醒中,重现了远古的辉煌。2002年,林场申报省级森林公园获批准;2005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到目前为止,这座横亘在乌蒙山脉高原面上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已建成园区4133公顷,森林面积达3782公顷,森林复盖面达91.5%。其中,拱拢坪景区面积1718公顷,以人工林为主,主要森林树种为华山松、柳杉,同时散布着杜鹃、山茶、栎类等灌丛和山间草地,并有花果园、核桃良种基地等人工园圃;白马山景区面积1559公顷,人工针叶林面积略多于常绿落叶阔叶林,间有成片中山草甸;乌箐岭景区面积856公顷,主体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辅之以小片人工针叶林和竹林。销声匿迹多年的上百种野生动物,成群结队回到了一别经年的快乐家园。

景观览胜博大精深雄奇苍浑

拱拢坪的景观资源由2大类7中类25小类构成,共有景点62个,其中,特级景点1个,一级景点4个,二级景点7个,三级景点14个,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山岳地貌为骨架,天坑盲谷为特色,灵秀水体、多彩天象和民族风情为辅佐,堪称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博大精深,雄奇苍浑。拱拢坪峻岭逶迤,丘峦如丸;乌箐岭巉岩绝壁,翠耸蓝天;白马山孤峰突兀,一骑绝尘。——山之所以为骨架,于此可见一斑。

有了骨架,便得有肌肤。作为园区景观主体、以针叶茂林和次生林为主的森林植被,便是她晶莹剔透的肌肤了。在“冬季不冷,夏季凉爽,雨热同季,春旱少雨,日照偏少,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这种独特的高原气候的晕染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华山松高大挺拔,波澜壮阔;柳杉林葱笼苍翠,林相齐整;杜鹃山茶点缀林间,花团锦簇;竹林漫沟盈壑,次生林铺山盖岭;矮化松树似盆景,怪石奇木若桩头;草坪嵌沟壑,野花漫山坡;兔跑绿野,鸟鸣蓝天;春夏秋冬季相分明,晨昏雨雪景象各异——好一幅浑然天成的森林生态风景画卷。

景点细品动静互补刚柔相济

在拱拢坪的众多景点之中,若论险与奇,自非鬼斧神工夺人心魄的吞天井与雷音殿莫属。正所谓“吞天井里,瀑声轰鸣,雷音殿上,宝相庄严。”——区区16字,把在60余个景点中排名前十的四大景点(吞天井,一级;通天叠瀑,二级;雷音殿,特级;佛祖岩,二级)一网打尽,我的才思,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如此敏捷了,我对负氧离子的神奇功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吞天井又名天坑,位于景区西北端,为岩溶奇景之崩塌型大型漏斗,如同一口巨大的竖井,集通天叠瀑、天王掌、玉虚台、五龙谷、天字岩、无底洞、穿天缝等景点于一身,井沿井壁井底植被茂盛,在景区4个一级景点中,以其豪迈气势首屈一指。坑口南北向约400米,东西向约150米,深度约300米。置身井底,举首仰视,但见绝壁合围,气贯长虹,给人以巨口吞天、潜龙入地之震撼。东壁之上,芳草溪、落花溪双溪并跌,化为通天叠瀑,两叠直下300米,形成园区内最为壮观的动态水体:丰水期瀑声如雷,枯水期似雨似雾,数九天冰瀑晶莹。同事艳儿说,若没有如此险峻之地,无边无际的林海,就会显得过分单调。

雷音殿乃景区惟一特级景点,位于东部岩崖险峻象形、岩溶景观群集的雷音谷北段,为盲谷末端谷壁陡崖溶蚀而成的奇异岩棚。棚顶呈半月形岩,棚高约80米,宽约100米,深约50米,岩棚形制恰似西天雷音寺佛祖神殿;神殿正中绝壁之上,不知大自然祭出什么法宝,耗费多少时日,塑造出一尊高约10米、惟妙惟肖的如来佛像。于滚滚红尘中来到佛祖面前,感慨造化神力,涤荡万千烦恼,我的人生境界,顷刻间攀升了一个档次。殿之神奇,井之胸襟,彰显了拱拢坪的阳刚之美。可是,若无水之清柔、花之娇媚,拱拢坪也还算不得人间仙境。那么,就让我们先歇歇脚,嚼吃几口干面包,喝几捧山泉水,再继续我们的旅程,尽情领略拱拢坪早已准备好的阴柔,享受人生难得几回游的美景。

毕节旅游

到听松亭坐坐是个不错的主意。斜依在竹木构建的亭柱上极目远眺,满目苍翠尽收眼底。山岳耸峙,水波不兴,静若处子的碧玉湖,宛然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莽莽群山中。碧玉湖是拱拢坪的水源,更是拱拢坪的心脏,水面倒映着飞鸟的倩影,天上的白云,湖水滋养着大山的脊梁,松柏的风骨。

走过一段曲曲折折的原木铺就的小道,便进了让人留恋忘返的落花溪。溪长约700米,与芳草溪隔岭并流,澄澈见底,甘冽如饴,乃通天叠瀑第二瀑源,因两岸长满杜鹃山茶、野草闲花,无论春夏交替还是秋冬更迭,总有片片花瓣驭着徐徐清风飘落溪中,冷艳轻柔,水流余香,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溪名由此而得。到了夏秋时节,杜鹃山茶谢幕,野草闲花登场,红的,白的,粉的,紫的,异彩纷呈,美到极致。倘若陶渊明先生能够穿越时空来到落花溪,我敢打赌,他老人家肯定会写下比《桃花源记》更优美的诗文。

与落花溪交相辉映,疏林草甸也以其柔美装点着巍峨的群山。在疏疏落落的柳杉树下,一片松软的草甸恣意漫延。晴日里,阳光透过挺拔苍劲的柳杉树,洒落在青青的芳草地和淙淙的山泉水上,恍若文艺复兴时期的某位大师,在一块偌大的画布上,渲染出深深浅浅的绿、渡了金的黄,点缀出一簇簇或红或紫的花与草;画布一角的天然杜鹃林里,马缨杜鹃、露珠杜鹃次第开放,林内鸟儿欢歌,彩蝶飞舞——假如庄周先生真的如愿化为蝴蝶,我想,这里便该是他翩跹起舞的不二选择。

观音岩麓的草坪边缘,一座面积达30公顷的奇木怪石园让人血脉喷张,心旌摇荡。园中布满奇形怪状的大小石头,似动物,似人体,似器皿。奇石丛中,生长着上千株主干被毁而桩头萌枝成干的古木怪树,依石而生,抱石而眠,萌珠众多,形态诡异,珠珠均为天然盆景佳品。

风土人情

大南山

从毕节出发,往西北35公里左右,是我市著名的红线苗村寨——燕子口镇大南山。该寨属红线苗支系,为中国苗族语言西部方言标准音点,其苗族文化渊源流长,语言、民风民俗等都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近几年,已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菲律宾、芬兰、意大利等16个国家的游客多次旅游观光。在这里可欣赏到独特的苗家敬酒仪式、豪迈奔放的芦笙舞蹈、苗族青年含情脉脉的苗家飞歌、古老的织布机发出的嚓嚓声......,这一切都向你诉说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民族的热情!在欢迎仪式上,你可见身着盛装的迎宾队分列道旁,载歌载舞欢迎您。敬酒仪式上宾主频频举杯,花山上的文娱活动,芦笙伴舞粗犷豪放,情歌对唱色彩浓郁。苗寨醉了,您也醉了......。

朱昌小寨

朱昌小寨位于朱昌镇花厂村,距毕节城区20公里左右,是一个白苗聚居地。这里的苗族同胞热情好客,民风淳朴,节日文化、服饰文化等有独特的亮点和卖点,一件手工制作的苗族服装售价高达几百元至上千元。在这里,您可享受到热情接待,可与多彩的民族苗族风情对话,与灿烂的苗族文化交融。苗家少女演唱的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民歌《打伞飞歌》、木叶情歌对唱,让你仿佛进入心灵深处,这里将给你不一般的感觉。

毕节苗族舞蹈《大迁徙舞》,

它描述了一个历尽沧桑和磨难的民族几千年的迁徙历程,是一个民族大迁徙的浓重缩影,是一部跨越了时空和苦难的历史诉说。

留传于赫章县河镇乡一带的苗族大迁徙舞,讲述了东汉建武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的“壶头上”大战之后,历代封建王朝不断出兵征剿沅江一带和武陵山区的苗族先民,苗族先民因寡不敌众而由各部落酋长带领本部落民众整体迁徙到黔西北山区的历史故事。大迁徙舞所演绎的历史恢宏、悲壮,有舞蹈中的歌谣为证:“爷觉比考的子孙又迁徙/迁来到莽得,莽利诺地/莽得,莽利诺地/森林野箐深山多/獐子麋鹿到处是/老虎豹子满山坡……”

聆听着悠扬的音乐,看着这恢宏壮观的舞蹈,你仿佛看见了一队队人马扶老携幼,离开自己美丽的家园,跨越千山万水,一路坎坷艰辛的迁徙痕迹,看到了一部边走边写的历史。

看大迁徙舞,见到和触摸到的,是苗族迁徙文化的缩影。苗族在战争的背景下失去了自己的家园,为了生存,他们只有离开自己的故土,向偏僻边远的地方转移。一次次的战争,一次次的迁徙,形成了苗族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因为战争,有了民族的迁徙;因为迁徙,有了苗族特有的迁徙文化,所以有人说大迁徙舞是苗族人民的精魂和象征。艰难的生存环境,使苗族先民磨砺出了战天斗地的顽强性格,观看恢宏壮观的苗族大迁徙舞,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之情油然而生。这悲壮和悲情,就展现在舞蹈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你的心一次次收紧,情绪也一次次被打动。

百里杜鹃

百里杜鹃风景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黔西县交界处,因整个天然杜鹃林带宽1~3千米,绵延50余千米,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而得名。百里杜鹃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有“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的美称。

百里杜鹃风景区内,马缨杜鹃、露珠杜鹃、锈叶杜鹃、水红杜鹃、繁花杜鹃、美丽杜鹃、紫花杜鹃...姹紫嫣红、争香夺艳,方圆250平方公里的这一片土地上宛如一个天造神设的具大花盆,点缀着群山起伏的贵州高原,也孕育了一方纯洁的民风民情。

是到贵州旅游的必去之地!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赫章韭菜坪

韭菜坪位于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与毕节地区赫章县珠市乡交界处(钟山区大湾镇海戛村),距县城50公里。山上长有野韭菜,山脊和侧坡上呈现一处处缓平地带,故得此名。主峰距中心城西北约90公里,海拔2900.3米,为贵州省最高峰,素有“贵州屋脊”之称。韭菜坪梁子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坡缓长,北坡陡短。梁子岭脉亘于群峰之上,为四周群峰簇拥,峰上有峰,岭外有岭。梁子岭脉绵延,山体宏大,岭高峻而不陡险。只少部地段石化呈喀斯特地貌。大部为草山,草地铺茵似毯,间有箭竹和灌丛,牧群如云,云雀凌空弹翅蜿歌。靠主峰东西两侧,有两座次高峰,从两边将主峰托起,好似擎天巨人之双肩。梁子东西两头之南北两侧,岭脉呈对称四伸,廷展出四片小山群,峰群林立耸翠,从而将主峰衬映更加挺拔雄伟,可谓“山海之上耸巨峰,巨岭脊上挺危峰”。一峰高踞千岭万山之上,而成“山国”贵州之“山王”,从而更显高朗、开阔和壮美。

织金县

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在织金浓郁的文化乡愁中找到心灵的栖居,是织金县补齐旅游短板强弱项,大力推进旅游提质升级,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成效。

织金旅游资源禀赋极佳。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巧夺天工,支嘎阿鲁湖碧波万顷,乌江百里画廊雄奇秀美……1991年被列为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织金古城”群山环绕,一水穿城。城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庙宇、碑塔、牌坊、桥梁等文物古迹74处,其中以财神庙为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25处。

按照打造织金洞大旅游景区的发展思路,以“一洞、一城、一谷、一廊”为轴,构建大旅游格局,冲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同时打造乡村旅游景点,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助推织金旅游高质量发展。[1]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966CD0HBgwD.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954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58秒, 内存占用1.36 MB, 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