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的背景(德昌傈僳族人物传记)

 2024-09-08  阅读 403  评论 0

摘要:熊正明 熊正明,男,傈僳族,德昌县南山傈僳族乡杉木沟村下坝子地人家庭出身和本人成份:地主生于1907年,因患肠结核医治无效于1963年4月4日在德昌县医院病逝,享年56岁曾任南山傈傈乡乡长、新门联合乡副乡长、县人民代表、人委委员(?)、县政协常委、西昌专区民委委员等职务1954年6月当选为西康省第一

熊正明 熊正明,男,傈僳族,德昌县南山傈僳族乡杉木沟村下坝子地人家庭出身和本人成份:地主生于1907年,因患肠结核医治无效于1963年4月4日在德昌县医院病逝,享年56岁曾任南山傈傈乡乡长、新门联合乡副乡长、县人民代表、人委委员(?)、县政协常委、西昌专区民委委员等职务1954年6月当选为西康省第一届人大代表1957年7月当选为四川省第二届人大代表熊正明幼小时因家庭贫苦,常给别人做长短工结婚后勤奋劳动种大烟并做大烟生意,家境逐渐富裕德昌傈僳族头人张万顺死后,熊正明接任保长职务,管理傈僳族事务并受到德昌县县长张汉壁支持,熊正明请来私塾教书先生在南山的杉木沟村半节梁子开私塾学校,招收傈僳族青年李海庭,还有张福云、张大才、张老幺、张在林等一批傈僳族儿童学习汉语文后李海庭购阴阳八卦书,经常到土门子、花马河、陈所、六所等汉区为汉族群众家庭测阴阳、 丧葬吉日,深受欢迎张福云经常为当地傈僳人、汉人测吉日熊正明在傈僳族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加上本人忠厚老实踏实,因此德昌县境内的傈僳族都拥护他爱戴他,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傈僳族的背景?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傈僳族的背景(德昌傈僳族人物传记)

傈僳族的背景

熊正明

熊正明,男,傈僳族,德昌县南山傈僳族乡杉木沟村下坝子地人。家庭出身和本人成份:地主。生于1907年,因患肠结核医治无效于1963年4月4日在德昌县医院病逝,享年56岁。曾任南山傈傈乡乡长、新门联合乡副乡长、县人民代表、人委委员(?)、县政协常委、西昌专区民委委员等职务。1954年6月当选为西康省第一届人大代表。1957年7月当选为四川省第二届人大代表。熊正明幼小时因家庭贫苦,常给别人做长短工。结婚后勤奋劳动种大烟并做大烟生意,家境逐渐富裕。德昌傈僳族头人张万顺死后,熊正明接任保长职务,管理傈僳族事务并受到德昌县县长张汉壁支持,熊正明请来私塾教书先生在南山的杉木沟村半节梁子开私塾学校,招收傈僳族青年李海庭,还有张福云、张大才、张老幺、张在林等一批傈僳族儿童学习汉语文。后李海庭购阴阳八卦书,经常到土门子、花马河、陈所、六所等汉区为汉族群众家庭测阴阳、 丧葬吉日,深受欢迎。张福云经常为当地傈僳人、汉人测吉日。熊正明在傈僳族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加上本人忠厚老实踏实,因此德昌县境内的傈僳族都拥护他爱戴他。

解放初期,傈僳族群众不愿意下山,不敢和政府见面,后经过熊正明耐心工作,解除了顾虑下山和政府见了面。后来他出席雅安少数民族代表会,汉区土地改革结束后他继任新门联合乡副乡长(注:1950年德昌傈僳族属新门乡管辖。1957年6月建德昌县南山傈僳族乡;同年合并为新门聅合乡,管辖南山及汉区今六所镇的一部分。),熊正明的思想转变较快。1953年他无私借出一部分粮食和钱,解决部分傈僳族地区生产、生活上的困难。1956年他积极支持民主改革,首先积极拿出自己所有财产请求政府处理。民主改革结束,他积极带头禁止种大烟,铲大烟,帮助群众改种粮食作物。

1957年11月20日,中共德昌县委统战部上报地委统战部关于熊正明个人材料的结论:1、在傈僳族中诚信是最高的。2、是少数民族中进步人物。3、是靠拢政府的进步人物。

1958年,他选送了一批傈僳族青年就读德昌县民族小学,也有部分就读于西昌地区民族干部学校,这些学子毕业后纷纷投入到德昌傈僳族地区的各条战线建设中。

撰稿:李 波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965Cz0EAAEMVFc.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89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77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