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遇珍惜时间读书的故事(董遇三余读书)

 2024-02-23  阅读 982  评论 0

摘要: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董遇时三国时期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从小六十分西瓜读书。在董遇十几岁的时候,他的家乡闹灾荒,为了填饱肚子,董遇和哥哥每天都上山砍柴,用柴来换取食物,日子过得很艰难。虽然日子过的苦,可每次上山砍柴,董遇都带着书,在砍柴休息的时候,就拿出书来看,有时

枯木逢春犹再发

人无两度再少年

黑发不知勤学早

看看又是白头翁

董遇珍惜时间读书的故事(董遇三余读书)(1)

董遇时三国时期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从小六十分西瓜读书。在董遇十几岁的时候,他的家乡闹灾荒,为了填饱肚子,董遇和哥哥每天都上山砍柴,用柴来换取食物,日子过得很艰难。虽然日子过的苦,可每次上山砍柴,董遇都带着书,在砍柴休息的时候,就拿出书来看,有时还高声朗读。哥哥十分不理解,埋怨说:“咱们现在连肚子都填不饱,你还这样每天哇啦哇啦地读书有什么用”?董遇听了,不恼不火,照样每天带书上山。

董遇读书很用心,每本书都要读满一百遍才放下。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董遇的学问越来越渊博。他长的后面成了一位十分有名的学者。很多读书人纷纷慕名前来,请他讲学,可董遇总是对前来求学的人说:“不管什么书,只要认真读上一百遍”边读炒琢磨,总会弄懂书里的意思。

求学的人为难地说:“您说得虽然有道理,可我们哪有那么多时间把书读一百遍呢”?董遇摇摇头反问道:“为什么不利用“三余”时间来读书呢?”“什么是'三余'啊?”有人问道。董遇笑着回答说:“我一说你就知道了。冬天冰天雪地,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里空余时间;夜晚天黑,不用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余时间;雨天遍地泥泞,不方便出门,相对于晴天来说也是一种空余时间,如果把这’三余’都利用起来,不就有时间把书多读几遍了吗?”求学的人听了董遇的话,深受启发,都非常感激他的教诲,高兴地回酥了。

董遇就是因为能够利用所有的空余时间来读书,即使生活困难也从不间断,才能成为闻名一时的学者。他“三余”读书的做法也成了后世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典范。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927Cz0ABgkHV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51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145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