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中药名。为豆科豌豆属豌豆Pisum sativum的种子。植物豌豆,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具有和中下气,通乳利水,解毒之功效。主治消渴,吐逆,泄利腹胀,霍乱转筋,乳少,脚气水肿,疮痈。
豌豆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蔷薇目
豆科
豌豆属
豍豆《四民月令》,䝀豆《广雅》,荜豆《千金翼方》,寒豆《品汇精要》,麦豆《浙江药用植物志》,雪豆《广州植物志》,兰豆(广西)。
植物豌豆的种子。
味甘,性平。
入脾、胃经。
和中下气,通乳利水,解毒。
消渴,吐逆,泄利腹胀,霍乱转筋,乳少,脚气水肿,疮痈。
1、治霍乱,吐利转筋,心膈烦闷,豌豆三合,香薷三两。上药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分为三服,温温服之,如人行五里再服。(《圣惠方》)
2、治消渴(糖尿病),青豌豆适量,煮熟淡食。(《食物中药与便方》)
内服:煎汤,60~125g;或煮食。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涂。
多食发气痰。
采集加工: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荚果,晒干,打出种子。
药材性状:种子圆球形,直径约5mm。表面青绿色至黄绿色、淡黄白色,有皱纹,可见点状种脐。种皮薄而韧,除去种皮有2枚黄白色肥厚的子叶。气微,味淡。
一年生攀援草本,高0.5~2m。全株绿色,光滑无毛,被粉霜。叶具小叶4~6片,托叶比小叶大,叶状,心形,下缘具细牙齿。小叶卵圆形,长2~5cm,宽1~2.5cm;花于叶腋单生或数朵排列为总状花序;花萼钟状,深5裂,裂片披针形;花冠颜色多样,随品种而异,但多为白色和紫色,雄蕊 (9+1) 两体。子房无毛,花柱扁,内面有髯毛。荚果肿胀,长椭圆形,长2.5~10cm,宽0.7~14cm,顶端斜急尖,背部近于伸直,内侧有坚硬纸质的内皮;种子2~10颗,圆形,青绿色,有皱纹或无,干后变为黄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其豆嫩时作蔬。老则炒食。南方无黑豆,取以饲马,亦以其性不热故也。李时珍以《拾遗》之胡豆子为即豌豆,不知别有胡豆,与豌豆殊不类,其所引治症,未可一例。”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