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左束支阻滞诊断要点(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诊断)

 2025-01-27  阅读 1002  评论 0

摘要:图1心电图分析:P波规律出现,在II、III、aVF低平,Ⅰ、avL、V2-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心房率66bpm,由此可知其为窦性心律。V1呈M型,时限0.12s,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特征性的改变。Ⅰ、avL、V4-6导联的S波,avR的R波增宽有切迹。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完全性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诊断要点(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诊断)(1)

图1心电图分析:

P波规律出现,在II、III、aVF低平,Ⅰ、avL、V2-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心房率66bpm,由此可知其为窦性心律。

V1呈M型,时限0.12s,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特征性的改变。Ⅰ、avL、V4-6导联的S波,avR的R波增宽有切迹。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诊断要点(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诊断)(2)

图2心电图分析:

基础心律是窦性心律。

V1、2导联QRS呈M型,时限0.136s,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特征性的改变。Ⅰ、II、avL、avF、V3-6导联的S波,avR的R波增宽有切迹。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相关知识点: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发生于右束支传导系统内的阻滞性传导延缓或阻滞性传导中断,称为右束支阻滞(RBBB )。

心电图表现:

1,QRS波群时限≥0.12s;

2,V1、V2、V3导联QRS呈M型,此为最具特征性的改变;Ⅰ、II、avF、V5、V6导联 S波增宽而有切迹,其时限大于0.04s ; aVR导联呈qr型,其R波宽而有切迹;

3,V1、V2导联ST段轻度压低,T波倒置。

4,V1、V2导联ST-T改变多为继发性的改变。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865Cz0ECgwBX1c.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41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213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