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重耐药菌你有多少认识?护士长神色紧张的跑过来说:“这次差点就关门大吉了,赶紧过来召开会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一向镇定自若的ICU护士长大惊失色,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科三一号线全纪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科三一号线全纪录
关于多重耐药菌你有多少认识?
护士长神色紧张的跑过来说:“这次差点就关门大吉了,赶紧过来召开会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一向镇定自若的ICU护士长大惊失色。
对,就是多重耐药菌,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超级细菌”,临床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的抗菌药物同时出现耐药的细菌,很多人对它谈之色变,因为在工作中,我们会常遇到一些病人因为它,通过治疗,即便原发病症得到了控制,可随之出现发热、乏力、精神萎靡,呼吸功能变差,胸片检查白茫茫一片,最后使用了全世界能用的抗生素,依然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而在ICU大量抗菌素使用,呼吸科很多呼吸机管道、血液科免疫力极低、烧伤科“体无完肤”等接受了广谱抗药菌效果不佳的患者面前,细菌无处不入,即便我们都怕“超级细菌”,可是日常工作中难免百密一疏,这次检查,科室三个病人出现了多重耐药,按规定如果三个病人同时感染同一多重耐药菌,那么这个科室可以倒闭歇业了,所幸这次检查,科室三个病人所感染的菌株分别不同,但是警钟已拉响,如果再不注意,受伤的可能就是护士了。
为了保护患者,也为了科室姐妹们,我们要这样做:
1、患者安置
三个病人分别单间隔离,如果不能全部单间隔离,床间距大于 1.0m以上采取旁边隔离,并在一览表挂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蓝色醒目标识,在患者的病尾挂上“接触隔离”的标识。固定人员进行分3组护理多耐药感染患者,以免交叉感染情况发生,对免疫功能低下、病程较长的患者加强营养、进行积极暗示心理疗法。
2、严格无菌操作
管道护理及侵入性操作过程中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换药时多观察伤口情况,精密尿袋端口不能触碰到尿盆,吸痰时用一次性吸痰管,用后丢弃,用双层黄色胶袋套住,封口后运出病房,由专门人员统一管理;污染被服放入双层黄色胶袋,密封、标注 “多重耐药菌”,由洗衣房统一规范洗涤。
3、洗手洗手一定要洗手
科室配备足够的非触式洗手设施、速干手消毒剂、医用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隔离衣等。所有护士接触患者或患者的所有物品前后均应手消或洗手,指南同时要求快速手卫生实施时间应在20~30 s,最近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每位ICU住院患者所产生的日手卫生数量为218~271次,医护人员总体依从性仅仅为42.6%,平均每次手卫时间花费6.8 s 。如果按照WHO的指导方针每名护士在12 h的轮班期间,针对每例患者的手卫生预计需要 58~70 min。看来没有洗破皮的护士,都不敢说自己是好护士。
4、探视限制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原则上禁止家属探陪,同时需限制感染者活动范围,减少患者转运,针对家属迫切希望探视的想法,加强其感染预防知识培训,为了防止院内感染传播,家属出入需做好记录,并实施消毒、防护措施。护士指导其采用“七步”洗手法杀灭手上 99%的暂住菌,防止细菌传播他人。
5、环境消毒
病房温度维持在 22~24℃、湿度在 50%~60%之间,气管切开患者病房湿度维持在 60%~70%之间。卫生员用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湿拖地面, 2 次/d,早晨 9 点通风透气,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体温表、血压计、手电筒、软尺等医疗器械、物品专人专用,用后清洗或消毒;心电图机等医疗器械用后消毒。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需要连续监控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所实施的消毒、隔离措施。
通过这次危机,我们的护士姐妹们又多了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一旦感染病人可能面对“无药可医”,最后诚恳的说一句:“姐妹们,多擦护手霜的时候别吝惜洗手啊!”
参考文献:
【1】Stahmeyer JT,Lutze B,von Lengerke T,et al. Hand hygiene in intensive care units:a matter of time?[J]. J Hosp Infect,2017, 95(4): 338-343. DOI:10.1016/j.jhin.2017.01.011.
【2】中文期刊 余跃天 马朋林 《中华医学杂志》 2019年99卷25期 1945-1948页
【3】中文期刊 刘延一 杨俊华 叶丹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24卷4期 661-664页
来源:“华医网”公众号
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的今日头条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和微信公众号(cjmn2015)
欢迎您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