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女,湖南冷水江市人,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学士学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刘湘主要研究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等领域。
刘湘
中国
湖南冷水江市
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
本科
教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1991年9月-1995年7月,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获声乐演唱文学学士学位,本科。[1]
2002年9月-2004年8月,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生班。
2009年9月-2010年7月,中国音乐学院访问学者。
2018年8月-2019年8月,国家留基委公派美国哈町大学访问学者。
项目
参与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二胡艺术“声腔化”演奏的文化传承研究》(2020-2022)。
参与省级教研课题“高校声乐专业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研究”(2014-2016)。
参与省级科研课题“依托慕课的广东民歌的传承研究”(2017-2019)。
主持校级教研课题“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传统戏曲演唱的教学研究——以粤剧、湖南花鼓戏为例”(2017-2018)。
主持科研横向项目《现代网络游戏背景音乐与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融合研究》。(2019-2021)。
个人独唱音乐会
2009年6月,在广州市二沙岛星海音乐厅举办《刘湘独唱音乐会》。
2019年2月,在美国哈町大学音乐厅举办《中国风-刘湘独唱音乐会》。
论文
《论声乐教学的两种语言》发表于音乐类权威核心刊物《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叙事歌曲〈木兰从军〉编创与表演的二度创作微探》发表于戏曲类核心刊物《四川戏剧》(2007年第4期)。
《声乐教学的人性化与科学化视角》发表于艺术类核心刊物《艺术百家》(2007年第2期)。
《评析民族声乐的科学性之争》发表于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2008年第1期)。
《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火花》发表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浅谈当代民族声乐教育中的共性与个性》发表于音乐类核心期刊《音乐创作》(2011年第2期)。
《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通道”“支点”论析》发表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论中国古代山水画与古琴的空间共通性》发表于《艺术家》(2019.08)。
《民族声乐教学中运用传统戏曲演唱的重要性》发表于《教育教学研究》(2020.05)。
全国各种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还有《浅析如何树立正确的歌唱心理状态》、《略论声乐教学中的情境调控》、《音乐创作的内容在自然界中无示范吗?》、《多元音乐文化观下的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等。
师生音乐会
2012年12月,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楼小剧场举办《情深意长》刘湘师生音乐会。
2015年5月,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楼小剧场举办《湘雨逸莫》师生音乐会
2015年6月,在佛山市南海区巡演举办《刘湘与她的学生们》师生音乐会三场。
2017年6月,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楼小剧场举办了刘湘应届毕业生音乐会。
2018年6月,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楼小剧场举办《启梦扬帆》刘湘毕业生师生音乐会。
2018年7月,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楼观摩厅举办《彩云追月》刘湘师生音乐会。
2018年7月,在广州大剧院首层的施坦威钢琴华南旗舰店音乐厅为省盟领导和广外民盟总支举办《同心协力共筑中国梦》专场师生音乐会。
2008年,代表广外参加广东省高校新创廉政歌曲比赛获二等奖。
2009年6月,在星海音乐厅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
2010年8月,出版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风婉清扬》,由金铁霖教授任音乐总监,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
2013年6月,辅导小组唱《龙船调》获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声乐比赛二等奖。
2015年5月,辅导小组唱《灯碗碗开花在窗台》获广东省第三届大学生声乐比赛一等奖。
2015年,代表广外参加广东省高校歌唱比赛,获教师组独唱一等奖。
2016年7月,指导学生梁碧霞参加新加坡亚洲国际艺术大赛获独唱组金奖。
2017年,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度优秀教学二等奖。
2017年6月,指导学生谭怀梦参加“High C”中国青年声乐大赛获广东赛区民族唱法组金奖。
2018年7月,指导学生谭祺骧参加第六届全国孔雀杯声乐比赛获学生专业组优秀奖。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员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学会会员
刘湘秉承母校“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活跃在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刘湘为国家的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社会美誉。(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 评)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