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快到了,你知道汤圆和元宵是有区别的吗?先看看专家的介绍吧。
最早的汤圆出自宋代的明州,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当地人用白糖、黑芝麻和猪油做成馅芯,再用水磨糯米面包制成2至3公分的圆形生品,开水下锅,煮熟后食用。由于下锅时先沉后浮,所以最初叫“浮元子”,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在古汉语里,“汤”是开水的意思,后来人们逐渐改叫汤团、汤圆。
元宵用糯米细粉制成,圆形,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及各类蜜饯果料等,食用时煮、蒸、炸、拔丝皆可。传为上元节期间,元代大都(即今北京)的糕点铺,为使人方便快捷地吃上节令食品,首创了摇制法。明代刘若愚对此有详细记载:“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因系正月十五晚上食用,直接取名“元宵”。方法虽然粗犷,但构思巧妙,且适于批量生产。
看了专家的介绍,大家明白了也能记住了吧。我的理解是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元宵的做法是,先把里面的馅儿捏成一个小球,然后把这个小球丢进糯米粉中来回地滚动,让每一个小球上都裹上一层糯米粉,糯米粉的厚度,小球的大小变成乒乓球那么大。汤圆的做法更像饺子,它是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软硬适中的状态,捏成汤圆皮,把调好的各种馅儿包进去,然后捏好口子,揉成圆形的汤圆。
我们这里用的是包制的方法,因为没有人关注汤圆与元宵的区别,所以在叫法上是不固定的,有时说元宵,有时说汤圆。你们那里呢?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