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过后,湖北又开启“烧烤”模式。今天上午10点30分,武汉中心气象台再次发布高温预警信号。
而在烈日下,有这样一群人,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大堤上,人民子弟兵仍在严防死守。
马路边,交警从雨天“浇警”到晴天“焦警”;
渍水里,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泼洒药水;
脚手架上,他们的工程进度从不曾落后;
河道边,他们在热浪中保持髙度警惕。
他们,在抗洪一线晒到脱皮
骄阳的炙烤,让不少官兵出现中暑、脸肿、脱皮现象。
23日,高温35摄氏度,中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官兵顶着烈日在石牌镇竹皮河耿巷段堤坝上装填沙袋。
高温考验着救援官兵的极限,他们简单服用防暑药品后再次投入战斗。
连续数小时高强度作业,有战士出现中暑反应。
他们,从雨天“浇警”到晴天“焦警”
在执勤一线中暑昏迷
7月25日的最高气温已经达到38度。当日武汉市硚口区交警在辖区内开展电动车整治行动。
10点10分,正在路面工作的杨耀对同事说了一句:“难受,想吐。”而后突然昏迷、晕倒。同事立即将他紧急送往街对面的普爱医院。
杨耀被抬上担架送往附近医院
“一身警服都湿透了,这是流了多少汗啊”,杨耀的同事拿起护士给他换下的警服,浅蓝色的制服湿透了,已变成了深蓝色。
在骄阳晴天下为自己“带盐”
连日来,湖北省鄂州市汛情紧急,梁子告急,牛山告急,三山湖也告急。暴雨连天,骄阳晴天,一天一天,整整坚守21天。
雨天“浇警”,晴天烤成“焦警”。
我们坚守岗位继续”烧烤”,我们为自己带盐!
他们,顶着烈日开展灾后防疫工作
高温下的卫生防疫突击队
橡皮艇上,正在紧张忙碌的两个人中,年长者叫汪光明,今年54岁,从事消毒与病媒专业工作已经34年,是洪山区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专业的专家级人物。年轻的叫王灿,这个80后小伙子,有过在汶川开展震后防疫工作的经历,也是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应急专业队伍中一名年轻的中共党员。他们俩被同事称为卫生防疫“黄金搭档”。
在室外烈日下,汪光明和王灿却要穿着厚厚的塑胶防护服,防护服下的肌肤经受着40度以上的烘烤。他们划着橡皮艇,一直会动手臂,泼洒药水。
渍水中不时散发出刺鼻味道,豆大汗珠顺着他们的头发向下滴,白衬衣像从水里捞起的,紧贴在他们的背上。就这样,他们一刻不停忙到晚上十点多。
累了坐下来喝口水、喘口气,又继续工作。
他们“飘洋登岛”为灾区人民送医送药
7月23日,气温高达40℃,钟祥市人民医院防汛救灾巡回医疗工作仍在继续。
上午8点半,党员防汛救灾医疗先锋队的9名专家医疗队员赶赴石牌镇重灾区巡诊。
他们,在70℃"火炉"里抢修
“电来了!”25日下午3时50分,汉口古田四路公安小区里居民一阵欢呼。此时,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汉口配电运检六班52岁的张成龙师傅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从事一线抢修工作30年,只有这种时刻他才会露出笑脸。
配电室内温度显示接近70℃,运转了一上午的临时变压器更是烫得根本无法靠近。抢修人员的棉质工作服没几分钟就汗透了。“只有喝水的时候能缓口气,半个小时轮换出来喝一次水,一次一口气能喝光一瓶。”
他们,坚守重点工程,半天喝4.5升水
23日09时左右,中铁大桥局蒙华铁路荆州长江公铁大桥上的工人正在进行大桥合建段公路箱梁架设工作。
25日下午5时,武汉绿地中心606楼顶,来自山东菏泽的工人杜玉锁汗如雨下
25日下午,武汉常青高架项目工地上,来自重庆的李世泉全身都被汗水浸透
地铁6号线汉正街站十几米的深坑内,工人自带的湿毛巾成了防暑利器
常青高架项目一处路面打桩施工现场,工人不断喝水补充身体水分
昨日,武汉中心438米楼顶,来自西班牙的技术人员马克·维拉和工人一起在楼顶安装擦窗机
他们,在热浪中保持高度警惕
在40度以上的高温下,坚守在一线,虽然洪水在“低头”,但防汛值守人员和志愿者,热浪中依然是保持着高度警惕。
长江堤江岸段谌家矶东堤,巡逻队队员王凡巡堤后回到值守点,用凉水洗脸降温。
23日中午,汉阳拆船厂闸口值守点,巡堤人员随时关注水情。
龙王庙闸口守堤人吴凯正在为值守情况做记录。他说,守堤回家后衣服上能看到明显的白色盐渍。
(来源 中国军网 湖北日报 省政府网 长江日报 湖北交警 湖北新闻 湖北经视 长江网等)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