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百年》
百年征程·风华正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白云鄂博发布”特推出【微音频展播《非凡百年》】栏目,主播们将用沉浸式讲述类纪实的方式,以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典型人物、事件发展以及深远意义为线索,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感人故事。
主播:于丹
今天,白云鄂博矿区融媒体主播于丹为大家讲述抗震救灾精神 。
微音频展播
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是胡锦涛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的概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体现了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勇气概;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体现了对人民的高度关爱、对科学的高度尊重。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体体现和新的发展。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广大灾区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自救互救,患难与共,自强不息,赢得了全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敬重。来自灾区的消息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人们的心灵:遇难的中学老师吴忠洪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学生;幼儿园老师瞿万容用后背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抱着一个孩子;绵阳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在经历巨大的灾难后,清理废墟,搭起帐篷,下地抢收油菜、下田插秧,毅然投入到重建家园中去。朴实的灾区人们坚信虽然夜里有哭泣,但天明一定会有歌声,他们坚信美好的家园一定会重现,幸福的歌声一定会再响起。
抗震救灾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以自强不息精神,先后战胜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战胜来势汹汹的"非典"危机,战胜2008年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抗灾经验,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应急机制,而且,也大大增强了我们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传统美德,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灾难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体现在中华儿女的行动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
主编:张 鑫
编辑:武小雅
责编:郝俊伟
编审:刘彩林
END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