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一条朋友圈给惊着了。
这条朋友圈的主人开车时不小心蹭了一辆电动车,骑电动车的女生就顺势躺到了地上,在车主紧急刹车靠边停车的时候,倒地女生已经迅速联系了自己的父母、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然后一大帮人开始咄咄逼人地要求车主赔钱5000。
车主(也是女士)原本看女生并无大碍,结果看对方这么大阵仗,也不甘示弱,同样叫来了自己的爸妈叔婶哥嫂,巧的是,嫂子刚好是对方小女儿的老师,当嫂子声音很大地说:“这钱我出!”时,反转来了,对方开始变得特别善解人意,并说根本没伤着人,不用赔。
根据“六度分离”理论,任何人都能通过五六个人找到你想找的人。尤其是在县城这样的生态圈里,托人找关系好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即便通过正常渠道可以更快解决,也偏要托亲戚找朋友。不论大事,还是鸡毛蒜皮,好像只有通过人情才能解决问题。
如果说经常见面的家人、朋友、亲戚、同事是我们的“强连接”,那么是否只有“强连接”才能帮我们成事?
英国两位著名的投资人和管理学导师——格雷格·洛克伍德和理查德·科克在《破圈:弱连接的力量》一书中提出了颠覆认知的观点:我们80%的创新和改变来自弱连接圈层时代。
也就是说,我们身边虽然充斥着朋友、家人这样的强关系,但真正能给我们带来知识、机会、改变和惊喜的恰恰是那些并不熟悉、一面之缘、甚至完全陌生的人,也就是作者口中的“弱连接”。
1、弱连接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改变就拿我自己来说,之所以走上自媒体这条道路,完全得益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
那是寻常的一天,在一个经常潜水的群里,我好巧不巧地发现了一条不寻常的平台招募信息,当时就鬼使神差地报名了,然后写出了我生平第一篇稿子,结果就被小编看上了,还赚了我生平的第一笔稿费。
从此,除了主业之外,我又多了一份副业,并开启了读书、写作的业余生活,这样的日子让我比原来充实百倍,人也变得更加通透、幸福。
随着网络的扩张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弱连接的占比相对于强连接是增加的。相比于身边的熟人,很多人更愿意在网络上与不熟的人敞开心扉、倾心交流。
在网络平台上,他们可以放心大胆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不用担心被熟人看到、议论或评价。隔着屏幕,他们完全没有任何人际压力。线上办公,也少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和不适,多了很多便利与快捷。
而且弱连接(泛泛之交、以前的朋友和同事,以及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新朋友)也是最容易形成和维持的网络要素,不像强连接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来经营。
我们可能认为朋友和家人比泛泛之交更能帮我们获得一份好工作,但据研究证实,只有六分之一的人是通过家人或朋友找到工作的,而其余的人则是利用偶尔或很少见面的人找到了新工作。更让研究者震惊的是,超过四分之一的人的工作是通过那些几乎没见过的人获得的。
弱连接经常在我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发挥作用,对于家人的唠叨,我们时常无感,但陌生人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却常常能够帮助别人。
我们不难发现:偶然间获得的信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与我们不甚熟悉或刚刚认识的人,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幸福。
通过扩展我们的个人网络和利用弱连接,我们的工作可以变得更有趣、更有自主性,我们个人也可以变得更有价值。我们可能仍然在别人的公司里工作,但我们在自己创造的独特网络的基础上,努力控制着命运。
根据《破圈:弱连接的力量》作者的理论,你不需要变成社交小能手,也不需要与别人三观完全一致,更不需要费心应酬和高情商发言,一样可以通过弱连接成事。
我是@心理咨询师嘉兰,欢迎留言关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