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吗)

 2024-06-26  阅读 373  评论 0

摘要: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春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也有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那么端午节的发端究竟是为什么呢?端午节的习俗又是什么呢?此文从古诗词的角度,寻找一些踪迹。吃粽子是端午的节习俗之一唐代文秀的诗《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

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春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也有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那么端午节的发端究竟是为什么呢?端午节的习俗又是什么呢?此文从古诗词的角度,寻找一些踪迹。

端午节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吗)(1)

吃粽子是端午的节习俗之一

唐代文秀的诗《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注解:此处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但是又说是传闻。(自谁言:从谁开始说“端午节”这回事。楚江:指汨罗江。)

端午节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吗)(2)

屈原投汨罗江而死

宋代张耒[lěi]的《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注解:此处明白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离骚》是屈原的诗集。(竞渡:龙舟竞赛,这是端午节习俗。讵[jù]:岂,难道。国亡身殒:楚国国都被秦军攻破时,屈原投汨罗江而亡。)

端午节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吗)(3)

龙舟竞赛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宋代赵蕃的《端午三首 其三》: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注解:此处明白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鹁鸠[bó jiū]:鸟名,天将雨时其鸣甚急,俗称水鹁鸪。第三句也许意指,诗人自己也是饱受冤屈,无人诉说。)

端午节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吗)(4)

雨中石榴花,年年端午风兼雨

宋代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注解:此处,似乎没有说端午节是因为谁,只说了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吃粽子,兰花汤浴,悬挂菖蒲,饮酒等。但是“浴兰”二字似有暗示屈原之意。(菖蒲:有香味的植物,传说能辟邪。瞢忪:惺忪。浴兰:在兰花香汤中沐浴。屈原在《九歌·云中君》中说:“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端午节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吗)(5)

菖蒲美酒是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吗)(6)

兰花汤浴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宋代文天祥的《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注解:此处明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灵均”是屈原的字,“三湘”也和汨罗江有关。此处还指出了,端午节的习俗,悬挂艾蒿

端午节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吗)(7)

悬挂艾蒿是端午节习俗之一

宋代陆游的《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解:此处说明,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即重五。还补充了端午习俗:把艾蒿挂在高帽子上,用丹砂在身上画符。

端午节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吗)(8)

儿童嫩脸亦点丹

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解:此处只是暗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可以从诗中的“楚辞”、“湘中”看出来。(戎葵:蜀葵。湘:汨罗江属于湘水水系,此处也许暗示屈原,他投汨罗江而死。)

端午节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吗)(9)

试浇桥下水


元代舒頔的《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解:此处明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词中出现“沅湘”和“离骚”。还补充了端午节习俗:用五色丝线缠在手臂上。(沅湘:沅水和湘水的合称。)

端午节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吗)(10)

五色丝线缠手臂是端午节习俗之一

元代贝琼的《己酉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注解:此处明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因为提到汨罗江。(端阳: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渊明:陶渊明,诗人自比。)

端午节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吗)(11)

有酒渊明

(最后一句意蕴丰富,至少包含如下意思:1.没有喝酒的我也是清醒的;2.世人皆睡我独醒;3. 我和屈原一样冤屈;4. 其他人都在饮酒过节,喝醉了,唯独我孤单寂寞,没有酒独自清醒。无酒渊明:戏虐的说法,顺便呼应“独醒”。先秦《渔父》中说:“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就写到这里吧,谢谢大家浏览,欢迎交流。

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789Cz0EAw8EUFI.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9577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941秒, 内存占用1.3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