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石韦(中药名)

 2023-11-17  阅读 707  评论 0

摘要:柔软石韦,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柔软石韦Pyrrosia mollis(Kunze)Ching[Niphobolus mollis Kunze]的叶。分布于福建、中国台湾、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尿通淋之功效。常用于小便不利,尿路感染,肾炎水肿。石岩金、毛石韦、星星草、小经刀草

柔软石韦,中药名。为水龙骨科植物柔软石韦Pyrrosia mollis(Kunze)Ching[Niphobolus mollis Kunze]的叶。分布于福建、中国台湾、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尿通淋之功效。常用于小便不利,尿路感染,肾炎水肿。

石岩金、毛石韦、星星草、小经刀草、牛舌条、大石韦、大刀草

柔软石韦

植物界

蕨类植物门

蕨纲

真蕨目

水龙骨科

石韦属

柔软石韦

福建、中国台湾、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

全年均可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甘,性凉。

归经

归肝、肾、膀胱经。

功效

清热,利尿通淋。

主治

用于小便不利,尿路感染,肾炎水肿。

相关配伍

1、外伤出血:孢子撒伤处。(《贵州民间药物》)

2、肾盂炎、泌尿系结石。膀胱炎:柔软石韦9-15g,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泡酒搽。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柔软石韦又名黄毛石韦、多形石韦。植株高15-30cm。[1]根茎长,横生,密被卵状披针形鳞片,边缘有锯齿。叶远生;叶柄短,基部以关节着生于根茎;叶片革质,披针形至阔披针形,宽1-3cm,向基部变狭并下延,上面幼时有少数星状毛,后则脱落,有排列整齐的凹点,下面被两层星状毛,表层较稀,分枝较粗,黄色,里层的密,分枝细弱并卷曲;叶脉不明显。孢子囊群散布几至叶片全部,沿中脉两侧各成6-8行;无囊群盖。

生长环境

附生于海拔200-2300m的林中岩石或树干上。分布于福建、中国台湾、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

叶一型,叶片披针形至阔披针形,长15-30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并下延,侧脉不明显,上表面可见凹点,下表面有两层星状毛,外层的较稀,分枝较少且粗壮,呈棕色针状,里层较密,分枝细弱并卷曲。孢子囊群在下表面主脉两侧各成6-8行。气微,味淡。

相关论述

1、《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清热,利尿,通淋。治肾盂肾炎,尿路结石,膀胱炎,寻常疣,鸡眼。”

2、《福建药物志》:“清热利湿。治淋病。”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788CD0HCg4BUw.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9543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03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