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专业要有敬畏之心(办高校应有敬畏之心)

 2025-07-09  阅读 648  评论 0

摘要: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赵代君7月25日清晨读到的一篇文章,让笔者对“敬畏之心”又有新的认识。这篇文章说,广西高校今年的第一批投档线已经结束了,令人惊奇的是广西共有12所高校未能完成招生计划,几乎包含了广西所有的重点高校。其中,缺员最大的是广西的老牌高校广西民族大学,缺员1064人,就连广西最优质也是广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赵代君

7月25日清晨读到的一篇文章,让笔者对“敬畏之心”又有新的认识。

这篇文章说,广西高校今年的第一批投档线已经结束了,令人惊奇的是广西共有12所高校未能完成招生计划,几乎包含了广西所有的重点高校。其中,缺员最大的是广西的老牌高校广西民族大学,缺员1064人,就连广西最优质也是广西唯一的211高校广西大学也缺员180人。现在,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已经进入了征集志愿的阶段,这对广西考生来说是大福音,低分数的考生也可进入一本学校了,但对广西高校来说却是值得深思的事情。

对专业要有敬畏之心(办高校应有敬畏之心)(1)

图源:视觉中国

作者认为,中国高校的一些问题其实早在十几年前从高校扩招的时候就埋下了种子。中国今年高考招生总人数是1036万人,而中国今年全年的人口出生数是1061万人,十几年后,除了自然流失的人口,他们还用考试上大学吗,就算全部都进去也填不满那些高校。

由此,我想起了那些年的高校扩张时人们的一些观点,许多人认为招到学生就等于招来了钱,不清楚办大学、办一切教育都是有其内在规律的,缺乏基本的敬畏之心。

什么是敬畏之心,就是对人对事,心里面存着敬仰畏惧的情怀。

就高校招生而言,应该是有多少实力招多少人,不能是先招来学生再说,至于教室、宿舍、食堂够不够,师资力量行不行都放在后面再考虑。于是,就有了学生来了宿舍楼还在装修,上课老师不够校外聘请来凑,也不管水平如何,有人上课就行。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那什么是敬畏呢?敬畏就是敬重、看重、畏惧,不能看轻,不能破坏或忽视,不能懈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怀着一颗敬畏之心。

简单来说,敬畏之心就是一个人的内心底线。在这个底线之内可以随意驰骋,超越底线便是万丈深渊。

我们为什么缺少敬畏之心?我认为——

缺乏敬畏之心,首先是无知。无知才无畏。无知,往往不是学历问题,往往是对待学习的态度问题。

对于办高校而言,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如果把赚钱放在第一位,没有培养和引进大师,只有新盖的大楼,是吸引不来学生的。如果高校不把心思把投入放在培养人才上,而是放在“短平快”赚钱上,培养出来的人社会上不认可,学生找不到好的工作,自然没有吸引力。来年招生自然是下滑,最后的结尾是优胜劣汰,一些办学水平差的高校关停并转。如果我们不从高校招生的危机上看到未来发展的趋势,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还在拼规模,讲人数,这样的高校,危机迟早要到来。

其次,缺乏敬畏之心,往往是急功近利思想在作怪。由于利益驱动,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高校盲目扩张如此,招商引资、项目引进也是如此。君不见,许多招商引资不讲实事求是,项目好大喜功,最后资金不到位,沦为“半拉子工程”。

没有了敬畏之心,会有多可怕?一个人如果缺乏敬畏之心,可能是心高气傲或者缺恭少敬,或者是胆大妄为,自以为是。可能就会无视道德标准、处事规则、纪律规矩,没有了廉耻之心,自暴自弃,对什么人什么事都无所谓,我行我素,不计后果。

一个学校、一个单位的领导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就会什么都敢干,甚至胆大妄为。因些,不管什么人都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没有敬畏心,其实就是缺乏责任心。

办大学,办一切事业,首先要的就是责任心、敬畏感。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758Cz0HBQsNU1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462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922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