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原理(科学家开发新技术)

 2024-06-12  阅读 476  评论 0

摘要:斯格明子(Skyrmion)是二维材料中出现的微小磁性异常,可用于生成在密码学和概率计算中有用的真正随机数。无论是用于网络安全、游戏还是科学模拟,世界都需要真正的随机数,但生成它们比人们想象的要难。布朗大学的一组物理学家近日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利用斯格明子的特性有可能每秒产生数百万个随机数字。他们的

斯格明子(Skyrmion)是二维材料中出现的微小磁性异常,可用于生成在密码学和概率计算中有用的真正随机数。无论是用于网络安全、游戏还是科学模拟,世界都需要真正的随机数,但生成它们比人们想象的要难。布朗大学的一组物理学家近日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利用斯格明子的特性有可能每秒产生数百万个随机数字。

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揭示了以前未曾探索过的单一斯格明子的动态。大约在 50 年前刚被发现,斯格明子引发了物理学界的兴趣,因为它是通往利用粒子磁性的下一代计算设备的道路--这一领域被称为自旋电子学(spintronics)。

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原理(科学家开发新技术)(1)

布朗大学物理系主任、该研究的资深作者肖刚(Gang Xiao,音译)说:“对斯格明子的全局动力学已经有很多研究,把它们的运动作为进行计算的基础。但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表明斯格明子大小的纯随机波动也可以是有用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表明,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波动来生成随机数,可能每秒多达 1000 万位”。

计算机产生的大多数随机数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随机的。计算机使用一种算法来生成基于初始起始位置的随机数,即种子数。但由于用于生成数字的算法是确定的,所以这些数字并不是真正的随机。如果有足够的关于算法或其输出的信息,有人就有可能在算法产生的数字中找到模式。虽然伪随机数在许多情况下是足够的,但像数据安全这样的应用--使用不能被外界猜到的数字--需要真正的随机数。

产生真正的随机数的方法常常借鉴自然界。例如,流经电阻的电流的随机波动可以用来产生随机数。其他技术则是利用量子力学中固有的随机性--粒子在最微小尺度上的行为。

斯格明子直径通常约为 1 微米(百万分之一米)或更小,其行为有点像一种粒子,从一边到另一边在材料上飞驰。一旦它们形成,它们就很难被摆脱。由于它们如此坚固,研究人员对利用它们的运动来进行计算和存储数据感兴趣。

DOI: 10.1038/s41467-022-28334-4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735Cz0MCg4EUQ.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496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16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