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界,有一个永远都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兴奋剂。项目性质不同,使用的兴奋剂种类也不同。
国家游泳队女选手邱钰涵因氢氯噻嗪阳性遭到禁赛9个月的处罚。
今天就当科普一下,兴奋剂是怎么提高成绩的。
一、合成类固醇
此类药物作为兴奋剂使用的频率最高,范围最广。合成类固醇主要通过刺激肌肉细胞和骨骼细胞生成新的蛋白质来增加肌肉和骨骼重量。
该类药物具有雄激素的作用,根据《自然》杂志数据,这类兴奋剂在和运动共同作用下可以使男性肌肉力量增加38%,女性服用效果更明显。举重运动员来在进行仰卧推举和蹲举时,他们的负重可以分别平均增加约15磅和30磅。
该类药物常被游泳、短跑、自行车、滑雪等运动员使用。
但是服用此类兴奋剂潜在的毒副作用很大。不论男女运动员,最严重的危害是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及脑出血,以及肝癌、肾癌等。
二、精神刺激剂
这类药物可以刺激中枢神经兴奋,消除疲劳感,也可以使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得到加强,增强人体供氧能力。有的还能使运动员情绪高涨,能忍受竞技造成的伤痛,提高攻击力。
精神刺激类药物用量大时会出现呼吸快而浅、血压上升,严重时会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长期服用会出现头痛、心慌、焦虑、失眠、耳鸣、震颤等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三、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主要是起镇定作用。
典型代表药是普萘洛尔。此类药物具有镇静作用,就是治疗心脏病和高血压的常见药物。服用后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和运动耐力,还可消除运动员赛前的紧张心理,实现超水平发挥。射击、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使用此类药物较多。
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是头晕、失眠、抑郁、幻觉、心动过缓、血压低,还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长期使用后若突然停药,会引起心跳过速、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四、麻醉镇静剂
运动生涯,难免会有伤病,都会影响比赛的发挥。
可待因、吗啡及其衍生物,以及同类合成制剂均属于麻醉镇痛剂。运动员使用后会产生快感及亢奋,同时伴有超越体能的幻觉,帮助运动员长时间忍受肌肉疼痛。因此,游泳和长跑运动员使用较多。
麻醉镇静类药物可导致服用者呼吸困难和药物依赖,常用可成瘾,因此引发严重的生理及社会问题。
五、利尿剂
呋噻米、螺内酯等利尿剂能使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急速降低体重,在按体重分级别进行比赛的项目中(如柔道、摔跤和举重等),运动员常有使用。运动员在比赛前使用利尿剂既可快速减轻体重;在兴奋剂检查时尽快排尿可以降低尿液中其他兴奋剂的浓度。
服用利尿剂易造成人体严重脱水,严重者可发生肾衰竭。
六、肽类激素
这类激素各有作用。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的皮质醇,皮质醇及合成类似物可减轻肌腱和关节的炎症,具有止痛和消炎的作用;人体生长激素可促进肌肉增长,常被举重和田径运动员使用;
红细胞生成素具有促进红细胞增生及维持血中红细胞数稳定的作用,常被自行车、赛艇、短跑和长跑运动员使用,目的是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提高血液的携氧量。
长期使用红细胞生长激素可导致肝功能和心脏功能衰竭,还可引发糖尿病。
随着科技的发展,兴奋剂的花样也在不断更新。只是有句话,命运送给人的每件礼物,早在暗中就标好了价格。潜心训练才是真正的路径。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