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风马寺,我是老孟,本期我们继续来分享《遥远的救世主》第二期,前文说到肖亚文到法兰克福请芮小丹帮忙照看丁元英,那芮小丹也欣然同意。接下来就是丁元英回到柏林,结束私募基金,1995年6月15日,私募基金的清算分红会议在柏林索林特博彩公司大楼举行。
关于私募基金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有些学金融或者喜欢炒股票的朋友可能有所了解,私募基金,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特定目标为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这种私募模式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有钱人通过私下人脉的介绍把钱投资到类似石油、钢铁、铁路等风险较大的新型行业。私募基金所对应的就是公募基金,公募基金面向的是社会大众也就是不特定投资者,特点是低门槛、低风险、低收益,而私募基金不能透过电视网络媒体向大众公开宣传。它面向的是特定投资者,投资门槛很高,投资人需要具备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方式也是比较多元化的,同时也没有太多的政策管控,特点就是高门槛、高风险、高收益。
这里我们要先明确一点,就是私募基金与非法集资之间的区别,法律规定如下:1.如果私募基金的募集方式为是面向社会大众,则被认定为非法集资范畴。2. 如果定向集资对象超过50人,则认定为非法集资。 3.委托理财时是否了发生资金所有权关系转变。也就是如果资金由委托人账户转移到受托人账户,则认定发生非法集资行为。
我们在之前讲“如何做到实事求是的时候”曾说过,要想一件事情取得成功,除了认知固有条件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具备设置条件的能力,而设置条件中最关键的就是风险规避问题,那法律永远都是绝对风险,丁元英的私募基金同样是如此,虽然那时的证券法不健全,但是他仍然要规避很多问题。
我们现在很多朋友都会买各种基金,简单来讲就是我们出资本,交给理财公司,它给我们赚钱,那丁元英的私募基金也是如此,由投资方出钱,丁元英出力,从中国的股市里捞钱。而他运作私募基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在最短时间内赚最多的钱,我们从见路不走的角度来讲,丁元英整合了当下的固有条件,包括资金、政策、人脉...,同时在设置有利条件的基础上规避了风险,那我们就先来看一看丁元英私募基金的组成以及权利分配,私募基金共有十一名当事人,大家重点看一下担保方。
受托方,丁元英:
受托资本:1700万马克1892万美元。
兑换币种后到账:23266.4万元人民币
风险担保方:
柏林索林特博彩公司董事长詹妮,担保金:380万马克
柏林中华园餐饮公司董事长郑建时,担保金:50万马克
北京正天商业大厦总经理韩楚风,担保金:45万美元
以及六家资本委托方:
柏林尼特斯勒国际投资公司代表格尔斯曼委托资本:850万马克
波恩圣米哥金融投资公司代表恩格委托资本:480万美元
柏林M.T.D信托投资公司代表库兹曼委托资本:400万美元
柏林STYL风险投资公司代表贝克委托资本:700万马克
......
丁元英所募集的资金基本都来自德国,他对资本委托方是承诺只赚不赔的,当然德国人不会相信他,所以赔钱是由风险担保方来承担的,与投资方没有关系,从这一家角度来讲,投资方是零风险的。丁元英也只是利用他们的资本而已。那么詹妮、郑建时、及韩楚风作为担保方,他们也不是不担心风险,而是因为他们确认丁元英不会让他们赔钱,完全是出于对他能力的信任。私募基金在中国的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六个证交所建立代理账户,进入中国的A股市场,小说中私募基金从94年6月份开始,经过11个月的经营,扣除兑换币种、汇款、开户、交易等9项成本,净利润达4280万马克,回报率高达82%,此时丁元英出于个人原因和资本安全的考虑决定终止合作,停止私募基金,95年6月15日在柏林举行清算分红会议。在分析这场会议之前我们先聊一聊丁元英为什么停止私募基金,在丁元英的私募基金中有一条协议,本基金不规定合作期限,以保证委托方在亏损接近10%担保底线时可及时撤资,同时保证受托人在状态不佳时可及时停业,这是丁元英给自己预留的退路,也是他的设置条件之一。
停止私募基金需要给投资方一个交代,丁元英给他们的理由是出于资本安全考虑,无非就是中国市场局势的不稳定、政府政策的变化、以及可能导致的风险问题等,但是大家都清楚这仅仅是一个借口,真实原因只有丁元英自己清楚,其实就是他已经不忍心在中国捞钱了,钱已经足够了。丁元英私募基金的本质很简单,无非就是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加上对中国经济局势了解,准确地说是民族文化属性的了解,然后带着大量国际游资来中国扰乱市场,割中国人韭菜,帮外国人赚钱,在民众看来这就是彻头彻尾的汉奸卖国行为,在早期视频中我就说过,丁元英并不是爱国主义者不是我们常规定义的“好公民”,他是魔是混混,他做事不会触犯法律,同时也不受道德约束,什么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对他来说没有意义,这样的一个人物与我们通常看到的主角形象是迥然不同的,丁元英搞私募基金就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赚最多的钱,只不过这个“钱”是来自中国,等到他的钱赚的足够自己后半辈子的花费,他也不忍心了,在他看来中国股市就是一台取款机,只要他想他可以赚更多的钱,其实相对于很多人来说,丁元英还算是一个有底线的人,因为多数人赚钱是没有限制的,是会上瘾的,也或许是仅存的一点民族认同感、爱国心,最后的一点良知让丁元英最终停止了私募基金,终究他还是一个中国人,当然这也是在他赚的盆满钵满以后了,关于这块内容我们后面会再讲到。虽然丁元英是不忍心了,但是投资方也不能继续赚钱了,对丁元英停止合作的行为自然是非常不满的,所以就要给他一个惩罚,什么惩罚呢?
投资方认为丁元英通过与他们的合作获得了原始资本,也获得了资本规模号召力,丁元英的终止合作让他们觉得这一行为有悖商业道德,这个情况完全适用协议的第二十一条款,提议对此表决。其实投资方惩罚丁元英的借口很简单,意思就是你丁元英利用我们的钱在中国捞了一大笔,同时你在金融圈的口碑立起来了,你也有能力吸收别的资本继续在中国捞钱,但这时候你却不想带我玩了,那我就不开心了,我们就要投票处罚你了。我们看一下私募基金合作协议的第二十一条款,原文如下:受托方在盈利前景看好且获取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资本积累,而单方面提出终止合作的,经超过2/3以上的资本代表表决,认为受托方存有不道德的商业动机,担保方保留冻结受托方资本的权利,冻结期限最短不少于2年,最长不超过3年。于是针对丁元英是否存在不道德商业动机,资本代表进行投票。
最终的投票结果是7票支持 3票反对,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担保方的詹妮与李志江都是反对票的,而郑建时却投了赞成票,也就是这一票之差,超过了三分之二,让丁元英的资金被冻结了三年。郑建时与丁元英的关系是很好的,两人因茶道相识,因讨论佛法而成为朋友,那么作为朋友的郑建时为什么还会投赞成票呢,关于这一点韩楚风也非常不解,向丁元英问过此事,丁元英回答如下:
“建时凭心凭理超度亲疏,不失佛门正本。但他的佛根里只有熔点没有正智,所以他看我是一个元宝不失德性,一坛元宝图财害命。他那个佛,是修来世正果的佛,他还得到佛祖那儿多咨询咨询。”
这段话有些深意,我给大家解释一下,首先“凭心凭理超度亲疏”,凭心凭理,就是根据自己的内心和法理去判断,说主观意识也行,通俗讲就是跟着感觉走,超度可以理解为超越、越过,亲疏可以理解成感情或关系,这句话就是说,郑建时根据自己的内心和法理去判断人和物,而且是不受和对方关系远近的影响。那么反映到他投不道德动机票,就是说你丁元英没钱的时候,你是否停止私募基金那都无所谓,但是现在你有钱了而且是很多钱,这时突然退出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这种心理我们常人其实都会有,也就是容易被表象迷惑。郑建时依据本心法理判断丁元英可能有不道德动机,因此投了一票,也是随性作为了。
我们再看“佛根里只有熔点没有正智”,丁元英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也都有自己的特定属性,就像物理学中的熔点、沸点、固态、液态等等,同样每个人的佛根也是有属性的。 郑建时的佛根只有熔点,而没有正智,简单来讲就是,他的佛根一旦遇到外界力量便会融化,也就是容易被表象蒙蔽,没有正智的属性能让他保持本心,洞察真相。
郑建时的修佛理念是以修今世因缘,求来世正果,就像丁元英说过的是以律制心,所以住因住果、住念住心,易于被外界影响,容易着相。郑建时依据常理判断丁元英、可能有不道德动机,可能是因为丁元英的钱多钱少,也可能是因为看到投资方都认为丁元英不道德,然而丁元英是否不道德,并不是依靠这些客观因素就能判断的。拿刀的都是坏人吗?穿制服的都是好人吗?有的人可能表面捐款100万也可能私下贪污一个亿,如果郑建时能脱离这种易受外界影响的思维模式,或许就能逐步看到真相。 其实我们可以想一下,当郑建时请丁元英运营资金的时候,当他愿意为丁元英作担保的时候,已经是对其能力与道德品性的认可,所以不管丁元英手里多少钱,都不应该成为他对丁元英道德动机的判断因素,这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点。
此外郑建时所认知的修佛,是求心安,而不求实是;求善果,而不求真理,这在他后面出场的情节中我们再来详细讨论,小说中很多对佛学的观点,也暗含了作者豆豆对佛的认知,有人说豆豆写郑建时这一形象暗含了对某一类人的讽刺,其实我觉得没有,这部作品并没有讽刺任何一类人,它只是让我们去认知存在真相,如是观照而已。
在私募基金的清算会议上还有这样一个情节,投资方提出,丁元英在辞去《世界经济周刊》研究员的时候,曾签过一份协议,限制他5年内不能从事同一行业,为此补偿15万马克,但是丁元英并没有接受这笔钱。为了丁元英的声誉,投资方希望丁元英做出必要的承诺,并为此补偿他18万马克,说完就把准备好的18万马克的现金拿了出来。这里显而易见,投资方是带着现金来的,是他们早有预谋的,为了惩罚丁元英,不光是冻结他的资金,还要逼他5年内不能进入股市,丁元英拿起协议看了一遍,提笔划掉补偿条款,签上了名字,然后站起来说:“我这个人还没有重要到可以用‘个人声誉’来评价的程度,我很荣幸能与在座的先生们合作,我恳请先生们能同意我从冻结的资金里拿出13万6千马克的零头,给我留口饭钱。”这个要求,投资方自然没有理由拒绝。
到此丁元英的私募金就结束了,他的资金会在担保方詹妮那里冻结三年,这三年丁元英打算在国内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休息,后面的故事也逐步展开,一众人物也将纷纷登场......以上就是本期内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老孟,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