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打赢北方(北方开战南方发大水)

 2024-11-25  阅读 76  评论 0

摘要:1729年,准噶尔军队严重威胁清朝势力,雍正爷不堪其扰决定主动出击平定准噶尔一部。战斗才刚刚开始后期需要大量资金人力支持,南方却又连日暴雨,洪灾之下遍地饿殍。雍正面对进退两难的局面感叹无人可用,紧急关头张廷玉冒死进谏:“死牢里或有一人可用。”这个人是谁?为何三进三出死牢?雍正为何用他来解此难关?八旗

1729年,准噶尔军队严重威胁清朝势力,雍正爷不堪其扰决定主动出击平定准噶尔一部。

战斗才刚刚开始后期需要大量资金人力支持,南方却又连日暴雨,洪灾之下遍地饿殍。

南方打赢北方(北方开战南方发大水)(1)

雍正面对进退两难的局面感叹无人可用,紧急关头张廷玉冒死进谏:“死牢里或有一人可用。”

这个人是谁?为何三进三出死牢?雍正为何用他来解此难关?

八旗出身地位高贵

清朝实行科举制度,是国家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不管是汉族还是满族,男子们都想通过高中状元的方式为家族争得荣耀。

阿克敦身在地位高贵的八旗之家,而雍正帝认为:“八旗为本朝根本。”出生正蓝旗的他,原本就比同龄人优越,又立志要通过科考在朝廷中出人头地,所以自小便悬梁刺股苦读,终于在康熙48年考中进士。

南方打赢北方(北方开战南方发大水)(2)

满族人向来主张自己是马背上的民族,其中有人甚至看不起擅长舞文弄墨的汉族人,认为文不如武。

像阿克敦这样肯下功夫读书的满族子弟并不多,能够高中的更是寥寥无几,考中进士基本上算是祖宗显灵。

得中进士的阿克敦一夜之间成了香饽饽,康熙皇帝也非常喜欢这位能文能武的八旗子弟。

清朝本来就是满人统治的天下,文武全才阿克敦初入朝堂,就成了侍讲学士。

辅佐康熙皇帝的时候,阿克敦把礼部事宜处理得很是得当,由他主持的科举考试或是出使朝鲜的册封国王仪式从未出错。

接下来他的仕途一定是前途无量的,升迁如此之快的他,自然成了大家的眼中钉和肉中刺。

南方打赢北方(北方开战南方发大水)(3)

虽然一时深得皇帝赏识,但日积月累难免犯错,一旦被人揪住小辫子,就是万劫不复的地步。

好在前几年,他兢兢业业为康熙皇帝办了不少实事,康熙皇帝驾崩之后,也深得雍正皇帝的欢心。

雍正皇帝继位之后,阿克敦起初还是遵循旧制做他的“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后出任“国子监祭酒”,成为全国最高学府的首领。可以说他在舞文弄墨这条路上已经走到头了!

雍正四年,雍正也看中了他能文能武的才华,把他派到老广州代理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一职,完成了从文到武的风格转换之后,大家也看到了他身上的真才实学,可谓是风头一时无两,说他是大清朝除了皇帝最有话语权的人也不为过!

南方打赢北方(北方开战南方发大水)(4)

他“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南天一把手”的名号举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雍正把他派到两广地区的时候并无仗可打,主要还是要让他去管管民政。

当时的广东巡抚杨文乾向雍正爷提议将江西江沿岸地方的土堤改成石堤,可是工程要花费几十万两白银。阿克敦反对使用“开捐”(卖官)等方式获得这几十万两白银,提出了每年11月按照土地面积修补堤坝的建议。

这一建议被雍正爷采纳之后,堤坝也修好了,来年也真的没有水灾发生。他变成了雍正皇帝面前的大红人,还得到了广东巡抚的职务。

但他在广东上任之后,立刻向上级弹劾广东官员贪污受贿,得罪了不少人。在他调任广西巡抚的调令下达的时候,广东大员纷纷上奏,制造他在广东任职期间将广东新会县的强盗案件情节改为盗窃案件,从中中饱私囊。还能用广东海关的额外税银,暗渡陈仓让其家人向暹罗来广州的运米船索要“钱财”。

南方打赢北方(北方开战南方发大水)(5)

曾经他是广州官员的顶头上司,但却因为为官太过清廉,被人指责说他是“贪污嫌犯”,雍正皇帝看到奏折之后立刻下令把阿克敦逮捕入狱。

雍正皇帝最恨官风不正的腐败行为,更何况广东大员给他扣的屎盆子,是说他贪污外国人员钱财,兹事体大,自然会把他这个处于风口浪尖上的人下狱。

阿克敦最后能逃过一劫,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相爱可真这样因为贪污罪名被雍正爷下狱的不在少数,只有他还能继续为官,还是因为他本事过硬!

阿克敦入狱之后就无人问津,南北疆地区的准噶尔部连连挑衅,大清朝颜面无存,雍正焦头烂额随时准备开战。自然没有人关心曾经盛极一时的阿克敦该何去何从。

南方打赢北方(北方开战南方发大水)(6)

雍正七年,雍正皇帝派岳钟琪挂帅亲征,封他为宁远大将军,率领16万兵马兵分三路,从陕、川、甘与准噶尔部会战,谁知准噶尔找准时机,一举歼灭了清军的先头部队。

打仗本来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事情,清军先头部队被剿,后续粮草有没有跟上,只能选择退兵。

雍正皇帝本来想借此机会收复准噶尔的计谋破裂,岳钟琪也失了皇上的信任,还落下“攻敌不速,用人不当。”的批评,将其囚禁起来,换了别的人统领北部军营。

岳钟琪被打压之后,清兵士气一蹶不振,而准噶尔部的士兵越打越起劲,眼看城池就要拱手让人,雍正却还束手无策。

更雪上加霜的是,清朝正是用人之际,南方却又连降暴雨引发洪灾,苏北段大运河堵塞严重。

戴罪出狱治水

南方打赢北方(北方开战南方发大水)(7)

江南是清朝的粮仓,是全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农业重镇,用兵打仗耗费巨大,国库已经虚空,如果不将这次水患扼杀在萌芽之中,国家的损失会有多大,雍正不敢想!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找到一个精通水利的能臣,解决眼下的困境,只有苏北地区水患威胁解除才能保证国家安危。

雍正急的火烧眉毛,却没有一个官员敢出头领下治水重担。有能力的年岁已大,年轻官员又没有见过这样的阵仗,大家相互推诿的事情一直搁置。

率先打破这个僵局的是清朝大学士张廷玉,他向雍正举荐了一个人,没错!就是被关在死牢里的阿克敦。

“阿克敦一定能治好苏北水患!”

南方打赢北方(北方开战南方发大水)(8)

经过修理西江沿岸的提坝一事,雍正自然了解阿克敦的本事,也明白眼下能解此困局的只有阿克敦。

放他出来的时候,雍正立下条件,如果他能解决南方水灾,就赦免他的死罪。他自然起劲儿,可以免了杀头之罪,谁不拼命干活儿啊?

阿克敦明白,这次水患是他最后一个机会,办好了是好,办不好战场上的所有将士都要给他当陪葬!

他出狱之后,立刻赶赴苏北,第一站就是淤堵最为严重的淮安。到了当地,他没有急功近利,而是耐心地排查了附近的地形。

随后立刻修书上报朝廷,向皇上提议:

清江浦附近开凿一条支河作为辅道。

南方打赢北方(北方开战南方发大水)(9)

阿克敦发现:即使清江浦原来的主道依旧不能用,来往的船只可以通过这条新修的支流从淮安城进入淮河,漕粮转运问题才能解决。

这就是所谓的人到问题除,这个方案既快捷,花费又小,确实是当时能选择的最优方案。

阿克敦将这个方案上报朝廷之后,立刻收到了皇上的批示,让他尽快安排相应事宜。

由于他的这次出色表现,雍正决定既往一笔勾销,他再也不是阶下囚,不过朝廷暂时没有任何可以空缺的岗位安置他,这是雍正给他的一个考验看他能不能,坐住冷板凳。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南方打赢北方(北方开战南方发大水)(10)

可怜阿克敦一身本领,治水回来不仅没有荣誉,反而从原来的宠臣变成了门庭冷落鞍马稀的大闲人。

朝堂之事,瞬息万变,皇上要处理的麻烦事其实远远不止治水这一件,还有远方的战乱。

准噶尔部未平,雍正一天不得清闲。可是这几年冲突不断,清兵连连败兵,眼看只有和谈这一条路可以走。

雍正本来就有和谈的意向,却一直选不定和谈的人,阿克敦看到了这个“机会”决定主动出击,给自己争取回到皇上身边鞠躬尽瘁的机会。

看到阿克敦主动请缨以和谈方式平息此次战乱,雍正只提了两个要求:

各自罢兵、休养生息。

南方打赢北方(北方开战南方发大水)(11)

雍正12年8月(1734年),收拾停当的阿克敦带着雍正的两个要求离开了紫禁城,去往苦寒边地——准噶尔部。

经过长达四个月的奔波辗转,阿克敦终于在腊月抵达准噶尔总部伊犁。

抵达伊犁之后,阿克敦立刻和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就和谈一事举行了会谈。

准噶尔部也厌倦了永无止境的战争,探出阿克敦此次前来是为了和谈,当即表示愿意和谈,但也有要求。

阿克敦这时已经知道对方愿意和谈,所以采取保守政策,等准噶尔部拿出底牌之后他才表态,所以和谈推进得异常顺利,三下五除二就拿到了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清朝和准噶尔部休战,免了不知多少人的兵役,也减轻了朝政负担。

南方打赢北方(北方开战南方发大水)(12)

1935年二月,阿克敦圆满完成和谈后班师回朝,雍正爷亲自接见了圆满完成任务的他,并对他大加赞赏。

清朝和准噶尔的关系因为和谈也缓和了不少,但阿克敦却依旧没迎来政治生涯的转机。解决了准噶尔关系之后,雍正泄了气身体状况一落千丈,不久后就驾崩了。

乾隆皇帝即位后,各个部族都忐忑不已生怕乾隆的治国方略会与雍正爷天差地别。最忐忑的当然是刚与清朝和谈的准噶尔部。

南方打赢北方(北方开战南方发大水)(13)

不得不说,乾隆是位非常有远见的人,他看穿了各个部族的“小心思”,所以一登上帝位,立刻就委派阿克敦再度出使准噶尔。

此举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准噶尔表明议和的坚定态度,二是“敲山震虎”告诉周边的其他部族,他的执政方案不包括战争。

准噶尔部读懂了乾隆的心意,也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对待阿克敦二次出使,双方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敲定了上次出使的遗留边界问题,达成正式协议。

阿克敦两次出使都无比成功,靠着实力成为了边疆“和平大使”,结束了准噶尔与清朝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

再度入狱

阿克敦在完成乾隆登基后派给他的第一件事上尽职尽责,光彩地回到了朝堂之上,成为刑部尚书,掌管刑部大事小情,但在办差过程中,却因为一个“错别字”再度把自己送入监牢!

乾隆13年(公元1748),乾隆给身边的大红人阿克敦“协办大学士“的头衔,获准其进入内阁协力事务,本来这是个别人挤破了头抢的差事,他却不以为意,结果创下弥天大祸。

南方打赢北方(北方开战南方发大水)(14)

乾隆在查看翰林院上奏的孝贤皇后册文之时,发现阿克敦竟然将“孝贤皇后”写成了“先太后”,勃然大怒立即召见阿克顿。

没想到阿克敦却并没有在递交册文之后按规矩候旨,这不是火上浇油吗,于是阿克敦喜提“三入监牢”。

幸好阿克敦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加上优势三朝元老,乾隆气消了之后,其他大臣也纷纷替他求情,本来被判了“五月监斩”的他,六天后又被赦免了,不过只给他了个代理工部侍郎的职务让他去做,大概过了半年,他才官复原职。

阿克敦几次犯错都差点断送自己的小命,但又一次次临危受命讨得皇帝欢心,最后在乾隆手底下,当上“署刑部尚书”,获“镶白旗汉军都统”的官衔。

结语

阿克敦的晋升之路虽然曲折,但他能从阶下囚的窘境几次逃脱,证明他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能让康熙、雍正、乾隆三任皇帝都重用,必然要有让人折服的学识。

但他三次入狱,也值得我们借鉴,做事还是应当小心谨慎、不可过度莽撞,还应该与周围人为善,才能长远。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6c2Cz0EBAgAUlI.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658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1062秒, 内存占用1.3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