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闭塞(动脉粥样化的肢体表现)

 2023-08-14  阅读 545  评论 0

摘要:下肢动脉闭塞症是动脉粥样化的重要肢体表现,其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我国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发病率高达12%—20%。因血管壁上脂质斑块沉淀堆积,而使其变得变得僵硬和狭窄,狭窄逐渐严重后甚至出现完全闭塞。对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中国名医百强榜专家建议临床上可分为药物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

下肢动脉闭塞症是动脉粥样化的重要肢体表现,其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我国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发病率高达12%—20%。因血管壁上脂质斑块沉淀堆积,而使其变得变得僵硬和狭窄,狭窄逐渐严重后甚至出现完全闭塞。对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中国名医百强榜专家建议临床上可分为药物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

下肢动脉闭塞

血管壁上脂质斑块沉淀堆积

使血管变得变得僵硬和狭窄

12%—20%

基本介绍

对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中国名医百强榜专家建议临床上可分为药物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血管科药物包括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减少血液在狭窄动脉中形成血栓的危险性,扩张血管和促进侧枝循环建立。如果通过保守的药物治疗仍效果不佳,就要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传统外科开刀手术和微创的腔内手术。传统外科手术主要是外科旁路手术,即动脉搭桥。该手术创伤大,并且容易发生并发症。

而在临床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大多为高龄老人,由于身体状况差,常无法耐受开刀手术所带来的痛苦。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微创的腔内治疗以其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越来越多的被临床所应用。然而,下肢动脉往往因承担各种压力,如扭转,压缩,拉伸等,导致永久植入体内的支架容易发生断裂。

另外,通过机械手段挤压斑块贴壁的球囊扩张,会出现斑块脱落远端小动脉的栓塞;若压力过高又会造成血管壁损伤,因血管内膜增生而发生术后血管再狭窄。这在无形中成为长期以来血管外科领域治疗中一大难以突破的瓶颈与障碍。

治疗方法

下肢动脉闭塞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药物治疗,可以采用扩血管药物,一般常用的有凯时、前列地尔等静脉注射,口服包括凯那贝前列素钠片、德纳贝前列钠片、安步乐克等,都可以很好的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而造成的缺血症状。

第二、对于下肢动脉闭塞的患者,现临床上多采用介入治疗,介入的方法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由于随着耗材科技水平的提高,多采用下肢动脉斑块旋切术,同时给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可以很好的开通下肢动脉闭塞的血管,而且疗效较良。[1]

第三、对于下肢动脉闭塞不能采用介入方法的患者,还可以采用开刀进行动脉搭桥的方法,常采用大隐静脉或者是人工血管,这样也可以很好的改善下肢动脉缺血的症状,但是搭桥手术往往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6c1CD0DBgEB.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9695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972秒, 内存占用1.33 MB, 访问数据库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