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剑客贾岛朗诵(逸宫朗诵古代诗词)

 2024-12-10  阅读 100  评论 0

摘要:【逸宫朗诵】古代诗词:逸宫老师简介:逸宫老师近照逸宫,真名吕恩生,退休前为雷达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待遇。热衷朗诵,已在派派网发朗诵作品九百余篇,访问量达1600多万人次。荣获2011年河北电视台举办的“你最声动”朗诵大赛年度总冠军。插图来源:逸宫老师供图《醉翁亭记》原文(宋/欧阳修)环滁皆山

【逸宫朗诵】古代诗词:

逸宫老师简介:

唐诗剑客贾岛朗诵(逸宫朗诵古代诗词)(1)

逸宫老师近照

逸宫,真名吕恩生,退休前为雷达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待遇。热衷朗诵,已在派派网发朗诵作品九百余篇,访问量达1600多万人次。荣获2011年河北电视台举办的“你最声动”朗诵大赛年度总冠军。


唐诗剑客贾岛朗诵(逸宫朗诵古代诗词)(2)

插图来源:逸宫老师供图

《醉翁亭记》原文(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唐诗剑客贾岛朗诵(逸宫朗诵古代诗词)(3)

插图来源:东方IC


《醉翁亭记》简介: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到任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醉翁亭记》作者: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以“庐陵欧阳修”自居,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唐诗剑客贾岛朗诵(逸宫朗诵古代诗词)(4)

插图来源:东方IC

唐诗剑客贾岛朗诵(逸宫朗诵古代诗词)(5)

,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cn.tdroid.net/ce6c0Cz0EBAEBVF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26582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太卓开发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泰达科技网易库网

页面耗时0.0861秒, 内存占用1.3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